[发明专利]光学物体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2942.5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8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梁家钧;柯怡贤;程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南毅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物体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机界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光学物体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显示系统中,仅能利用遥控器单向地控制显示装置的输出参数,例如音量、亮度或频道等,并不具有互动的功能。利用图像感测器获取光发射器图像,并根据光发射器图像的位置变化来相对控制显示装置上光标的方式,提供了更多元的操控界面,也较容易进行多媒体系统的整合。
例如美国专利公开第2006/0284841号,标题为“使用光发射器信号实现指向使用者界面的装置、方法及媒体(Apparatus,method,and medium for implementing pointing user interface using signals of light emitters)”中即揭示一种利用遥控器控制显示装置的方式;其中,不同的光发射器的发光频率被设计为不同,所述遥控器通过识别不同的发光频率来分辨不同的光发射器。换句话说,已知技术中不同的光发射器只有被控制为具有不同的发光频率时,所述遥控器才能够据以分辨出不同的光发射器。
鉴于此,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光学物体识别系统,其可识别具有相同发光模式的多个光学物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物体识别系统,其中至少两个光学物体以相位差产生相同的发光模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物体识别系统,包含图像感测器、处理单元及至少两个光学物体。所述光学物体以相同发光模式同时操作,且所述光学物体的所述相同发光模式彼此相差相位差。所述图像感测器以取样周期获取图像帧。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帧中所述相同发光模式的所述相位差来识别不同的所述光学物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物体识别系统,包含光源控制单元、图像感测器、处理单元及多个光学物体。所述光源控制单元用于发出第一使能信号。所述光学物体彼此串接,第一个所述光学物体接收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后以发光模式操作并发出第二使能信号,第二个以后的所述光学物体接收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后以所述发光模式操作,第二个以后且非最后一个所述光学物体还发出所述第二使能信号至下一个所述光学物体,其中每一个所述光学物体的所述发光模式延迟前一个所述光学物体的所述发光模式一相位差。所述图像感测器以取样周期获取图像帧。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帧中所述发光模式的所述相位差来识别不同的所述光学物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物体识别系统,包含光源控制单元、图像感测器、处理单元及至少两个光学物体。所述光源控制单元用于发出使能信号。所述光学物体接收所述使能信号后以相同发光模式同时操作,且所述光学物体的所述相同发光模式彼此相差相位差。所述图像感测器以取样周期获取图像帧。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像帧中所述相同发光模式的所述相位差来识别不同的所述光学物体。
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模式为以操作频率连续点亮一连续点亮次数后熄灭至少一次;其中,所述相位差等于所述操作频率的倒数(reciprocal)。
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物体以操作频率连续点亮的连续点亮次数大于等于所述光学物体的个数,只要使所述光学物体于预设期间内同时点亮至少一次即可。
实施方式中,不同的两个光学物体间的相位差可设计为相同或不相同。
本发明的光学物体识别系统中,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光学物体同时点亮后或同时点亮前的熄灭顺序来识别不同的光学物体。藉此,即使所有光学物体均以相同的发光模式操作,仍能够区别不同的光学物体。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学物体识别系统的示意图。
图2A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学物体识别系统中,多个光学物体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B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学物体识别系统中,多个光学物体设置于独立装置的示意图。
图3A-3F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学物体识别系统的运作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学物体识别系统的另一运作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学物体识别系统的另一运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遥控装置 11图像感测器
12处理单元 20光源控制单元
21-23光学物体 24第一延迟单元
25第二延迟单元 3图像显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2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式指向装置
- 下一篇:省电方法及其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