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大垄三行垄沟间作玉米的栽培模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3532.2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辛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文春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B79/02;A01C2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松原***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三行 垄沟 间作 玉米 栽培 模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中的作物栽培,特别涉及花生大垄三行垄沟间作玉米的栽培模式。
背景技术
花生学名为落地花生,在民间称为长生果,它属豆科作物,素有“中国坚果”、“绿色牛奶”和“素中之荤”的美称。由于营养丰富,故人们誉为“植物肉”,是高蛋白(含32%)的油料作物。花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作物品种之一。我国加入世留组织,对21世纪的花生出口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我国加入WTO后,花生的出口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出口量在保健食品和医疗食品方面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玉米是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它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兼用作物,产量高。中国是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玉米占中国粮食产量四分之一左右。玉米不仅是粮食和饲料,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稳定的玉米种植面积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玉米、花生是农作物中的重要品种,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对农作物的种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变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让农民在科技进步中不断受益,走出一条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生大垄三行垄沟间作玉米的栽培模式,解决人多地少,科技水平差,不能有效利用耕地、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本发明是一项新式科学种植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种植方法,将高矮秆相性的两种作物同时在一地种植,通过精心选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利用水、气、热、光等一切自然资源优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本发明是垄台种植花生,把原来两垄,改为一垄,种植三行,垄沟种植玉米。本发明的主要原理是:一、阴阳搭配,互利互补。植株一高一矮,叶型一尖一圆,根系一深一浅,生育期一长一短,播种期一早一晚,地下吸收营养元素也不同,起到了弥补作用,特别是玉米边行优势明显,个个边行,同时有利轮作和灌溉,秋后玉米可以全株留在田间或留高茬做防风障,用来阻挡和减缓风速,从而缓解土壤流失,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二是保水保肥耐低温,抗旱抗涝防虫害。两种作物搭配种植,玉米可以给花生挡风抑寒遮阴防旱。玉米根系发达,喜水喜肥,种在垄沟可将雨后垄沟的雨水和浅表层流失的肥料充分吸收,促进植物生长。隔沟种植玉米,这样通风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种
玉米种选择生育期在110天左右,耐密植早熟品种。花生选择高产中熟品种,白城中粒种子。
(2)、晒种
首先在播种前,选择晴天将花生、玉米分别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晒2-3天。
(3)、浸种
选择塑料袋子,一头匝好,把玉米种子放进去,将真借力种衣剂倒入袋子内,另一头匝好摇匀,然后摊平摊薄,放置阴凉干燥处阴干。用同样的方法浸花生种子,在播种前一周浸种。
(4)、整地
本发明适用于所有能够种植玉米、花生的地块,垄宽130公分。播种前要整地,整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同,即灭茬后施肥、起垄;玉米种植前用小铧对种植玉米的垄沟深趟一次。
(5)、施肥
花生,每公顷施牛油包裹的腐殖酸肥200公斤(天宝有机肥:12-22-8)。玉海花生肥200公斤(12-18-16),硫酸钾镁50公斤,微肥(配肥宝)40公斤,博士菌肥16公斤。做底肥一次性施入。
玉米底肥腐殖酸型复合肥150公斤(天宝有机肥12-17-16),玉海通用肥150公斤(14-14-14),玉海追施肥100公斤(33-0-5)。微肥(配肥宝)40公斤。
(6)、播种
先种玉米,种在垄沟的中央,株距13-15cm,采用传统种植方法。
后种花生,每条垄3行播种,垄两边留15cm,行距30cm,株距7-8cm,采用人工播种。
(7)、田间管理
a、喷洒除草剂
选择花生、玉米通用除草剂乙丙甲草胺,土表用喷雾器或水车喷洒。
b、喷洒叶面肥、杀虫剂
在玉米3-5片叶时,用叶面肥(钾源、磷钾补、植物血液等),用叶面肥对叶片进行喷施;当玉米7-8叶期,用同样的叶面肥第二次喷施。可以对大追杀(高氟.氯氰菊酯)农药杀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发明在中国吉林省前郭县长龙乡乡进行试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文春,未经辛文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3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公路路堤拓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