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器双动耐久性能试验台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4146.5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朱安明;苏世杰;朱牧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耐久 性能 试验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器双动耐久性能试验台,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汽车减振器耐久性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减振器双动耐久性能试验台,是模拟减振器在汽车实际工作状况的一种耐久性能试验设备。且在减振器耐久性能试验中同时对减振器做性能衰减监测。
早期我国减振器试验开发是在汽车上做耐久性能试验,开车在特定的实验场不停地做试验,一百万次需要好长时间、而且实际情况不好观察、测试。后来有了单动耐久性能试验台来代替汽车做实验,但是单动耐久性能试验台激振频率低、试验周期长,不能实际模拟汽车在实际道路的状况。再后来有了双动耐久性能试验台,但其功能和性能有许多缺陷,比如说:测试试样的行程小,不能满足更多的减振器试样座耐久性能试验;对试样施加的侧向力不能测试和显示,不能准确的反映试样的所有受力情况;再者现有的的试验台其上动安装板不能调节,只能调节下动板,且调节后不能固定,试验的范围、精确度都受到较大影响;冷却水槽与减振器一起运动,亦会对试验数据的精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的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和控制方式全面、精确的减振器双动耐久性能试验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一带有上曲柄连杆机构的上激振器,所述上曲柄连杆机构上连接一摆动装置,摆动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待测减振器的杆部,所述上曲柄连杆机构实现摆动装置的上下偏振运动;
一带有另一下曲柄连杆机构的下激振器,所述下曲柄连杆机构上连接一下连接座,下连接座连接待测减振器的筒部,所述下曲柄连杆机构实现下连接座的上下偏振运动;
在待测减振器的筒部位置安装一侧向气缸,侧向气缸的活塞杆朝向减振器筒部;
一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管组件、泥水泵及套在减振器筒外的冷却水槽。
所述上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上传动电机,上传动电机通过上传动箱组合传动上偏心盘,上偏心盘通过上动连杆带动上动安装板上下偏振运动。
所述下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下传动电机,下传动电机通过下传动箱组合传动下偏心盘,下偏心盘通过下动连杆带动下动板上下偏振运动,所述下连接座连接在下动板上。
所述上动安装板上设置有调节上动安装板上下位置的丝杠。
所述上偏心盘内设有位置可调的和上动连杆连接的上偏心滑块,所述下偏心盘内设有位置可调的和下动连杆连接的下偏心滑块。
所述摆动装置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上、下激振中各设有一编码器。
所述上激振旁设有三色报警装置。
所述上动安装板、上动板两侧设使上动安装板、上动板上下运动的上导向机构。
所述下动板两侧设使下动板上下运动的下导向机构。
本发明利用上、下偏心轮既可以作双动耐久试验,又能做性能试验。性能试验包括示功试验、速度特性、温度特性、抗泡沫特性等。本发明的测控系统由数据采集卡、工控机、打印机、外围传感器、信号转换隔离模块、中间继电器、电磁阀、电机、变频器、加热器、注油机、报警灯等几部分组成。本系统的软件由人机界面、手动控制模块、性能试验模块、耐久试验模块、系统参数设定模块、信号采样及处理模块、电机运动控制模块、泥水温度控制模块、侧向力控制模块、传感器标定模块、试验参数设定模块、试验结果显示及处理模块等组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减振器的行程通过设计加长,根据试样行程要求不同,调节上偏心盘中的上偏心滑块可以增大或减小上偏振振幅,调节下偏心盘中的下偏心滑块可以增大或减小下偏振振幅,总体上就可实现行程加长或缩短,最大可以增加到120mm,更加符合某些特殊的减振器做耐久性能试验;在做试验时,减振器承受变频的侧向张力,连杆旋转±30°,同时力值由传感器采集后送到处理系统处理;光栅编码器检测轴承座中的轴承转速及位置,数据更加精确可靠;冷却水槽固定不动,不与减振器一起做运动,对试验数据不会造成影响:软件的功能更加强大,在原有的功能上增加了示功图F-S、速度特性图F-V、温度特性图F-t、抗泡沫特性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一的侧视图。
图3是上动组合的主视图。
图4是下动组合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珠试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41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