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皮肤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94487.2 申请日: 2012-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2716394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0
发明(设计)人: 张梅魁;徐风华;郭荣荣;陈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4 分类号: A61K36/904;A61P17/00;A61P17/04;A61K31/045
代理公司: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代理人: 雷志刚;潘士霖
地址: 100853***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皮肤 疾病 药物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由多种中药制备成的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皮肤疾病例如湿疹、瘙痒等病症的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包括黄柏、苦参、龙胆、生甘草、土茯苓等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湿疹、瘙痒等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疾病对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困扰极大。湿疹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就内在因素而言与机体的过敏性体质有重要关系。此外,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失眠、胃肠道功能性障碍、情绪变化,以及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和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均引起或加重湿疹病情。外部因素刺激如炎热、多汗、搔抓、摩擦、日光、紫外线、寒冷、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学物质等,均可诱发湿疹。

在无法去除外界诱发因素的情况下,湿疹等的控制主要依赖药物治疗。目前,西药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用药常用的有3%硼酸溶液、5%醋酸铅溶液、达里波氏(硫酸铜、硫酸锌)溶液,皮质类固醇霜剂、糊剂等,如若出现感染,合用抗生素软膏。抗组胺药物具有中枢抑制作用,服用后导致嗜睡和疲劳感。激素治疗疗程一般为2~3周,但停药后易反跳。激素类药物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痤疮、酒糟鼻、紫癜、口周皮炎等,长期使用激素软膏还可能造成全身性副作用,如骨密度降低、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抑制作用、生长抑制、白内障等。局部免疫调节剂是近来出现的一系列新型药物,可以局部外用,没有全身性免疫抑制的副作用,是一类在皮肤科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免疫调节剂他克莫司或吡美莫司局部应用对皮炎、湿疹可以有很好的疗效,且无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不良反应。但是会导致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痛等全身不良反应。一个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研究表明,约30%的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19%的患者出现头痛,极少数患者出现关节痛、背痛、皮肤麻刺感、光敏感、变态反应等,显然不适合战场或救灾前线使用。

中医辨证认为湿疹属湿热浸淫证,湿疹的发病机理出自于日常的饮食失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身体虚弱,脾为湿因,肌肤失养。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都会引发湿疹。湿邪为发病的主要因素,由于湿性粘滞重着,易留难去,故湿邪引起的皮肤病,其皮损呈多形性,病情缠绵,难以速愈。治疗上总以祛湿为先,或清热疏风利湿,或燥湿健脾或健脾化湿,或活血除湿,或养阴除湿等随症施治,常能收到预期疗效。

非激素类药物  治疗是湿疹的治疗方向,中药治疗全身副作用小,外用制剂局部治疗更加直接,亦可减少药物的全身副作用,因此,寻找有效的中药外用制剂是治疗湿疹的一个重要方向。

瘙痒是皮肤的表层及与皮肤相邻的粘膜出现的感觉(痒感)。痒感是一种感知皮肤表层的寄生虫和刺激物以便通过瘙痒动作除去侵入物、刺激物的感觉。瘙痒是容易理解为引起想搔的冲动的一种感觉,但其机制尚未完全了解。

伴有瘙痒的疾病,大致可分类为伴有皮肤疾病的瘙痒性皮肤病(例如,性皮炎、荨麻疹、银屑病、干皮病、发癣),以及不伴皮肤疾病的肾透析和内脏疾病[例如,糖尿病、血液疾病、胆汁郁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及肾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多发性硬化等引起的瘙痒即皮肤瘙痒症(pruritus cutaneous)。其他伴有强烈痒感的疾病可列举过敏性结膜炎等角膜、结膜疾病。这些疾病近年来增加很快,从生活质量(QOL)的观点来看正在成为大问题。很多发生瘙痒的疾病的共同点是会由于搔破而引起恶性循环。已知会引起瘙痒的物质的代表有组胺,从外界引入或体内自肥大细胞游离都会引起瘙痒。

瘙痒性皮肤病的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和抗变态反应药、外用甾体药物等。然而它们都出现副作用,还没有能满足瘙痒性皮肤病引起的瘙痒治疗的药品。而且,最近报道特应性皮炎的瘙痒有组胺以外的因子参与,实际上临床上有多例子显示抗组胺药和抗变态反应药对特应性皮炎的瘙痒没有显著疗效。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有时也用抗组胺药和外用甾体药处方,但几乎没有效果,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没有能满足上述伴有瘙痒的疾病的治疗的药品,临床上渴望不管其疾病原因而能有效地抑制瘙痒的药物。

人们在寻找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皮肤疾病例如湿疹、瘙痒等的中药时通常要考虑它们的治疗效果,而中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通常比之于化学药物更优异。目前临床上仍然需要有新的用于止痒的方法,特别是使用中药治疗或预防皮肤疾病例如湿疹、瘙痒等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4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