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光基单一荧光粉及其在制备白光LED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4707.1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骅;刘永福;张霞;郝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79 | 分类号: | C09K11/79;H01L33/5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光基 单一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白光 led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基单一荧光粉及其在制备白光LED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白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具有无毒、高效节能、寿命长、全固态、工作电压低、抗震性及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取代了现有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和显示领域。
实现白光LED的方法是在蓝光LED芯片上涂覆可被蓝光激发而发射黄光的荧光粉。目前,商业化白光LED上的黄色荧光粉主要应用的是YAG钇铝石榴石,其化学式为Y3Al5O12:Ce3+(参见美国专利5,998,925和欧洲专利862,794)。然而,由于其发射光谱中缺少红光成分,从而导致合成的白光LED的显色指数偏低(<80),色温偏高(>6000K)。为了获得高显色指数(>80,理想=100),低色温的暖白光LED,人们提出通过绿色和红色荧光粉混合的方法制备白光LED,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不同荧光粉之间再吸收,导致整体发光效率较低,且制备的白光LED的发射光谱随着驱动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CN201010144761公开了一种基于蓝光激发的具有全光谱发射的单一白光LED用荧光粉Ca3Sc2Si3O12:Ce3+,Mn2+(CSS:Ce3+,Mn2+),该荧光粉通过Ce3+、Mn2+双掺杂,在蓝光激发下,发射出波长范围在460-620nm的黄绿光和波长范围在650-750nm的红光。中国专利CN201110157884对上述荧光材料进一步改进,通过改变基质材料的组分,在CSS:Ce3+,Mn2+中引入Y、La、Gd、Lu后,起到了电荷补偿的作用,提高了Mn2+在650-750nm的红光发射,并将改进后的荧光材料应用于白光LED,获得了显色指数75-83的白光。但由于改进之后的荧光材料发射光谱中仍然缺少620-650nm的红光成分,因此该单一荧光粉制备的白光LED的显色指数没有达到理想值(95-100),而且由于发射光谱中的红光比例较小,制备的白光LED的色温仍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荧光粉红光成分不足,白光LED显色指数低、色温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蓝光基单一荧光粉及其在制备白光LED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光基单一荧光粉,其化学式为:(Ca3-δ-xMgδMnx)(Sc2-y-zCeyPrz)Si3O12,其中,δ、x、y和z为摩尔分数,所述δ的取值范围为0≤δ≤0.4,x的取值范围为0.01≤x≤0.5,y的取值范围为0.001≤y≤0.2,z的取值范围为0.0001≤z≤0.1。
所述x的优选取值范围为0.1≤x≤0.3,y的优选取值范围为0.05≤y≤0.1,z的优选取值范围为0.005≤z≤0.01。
上述一种蓝光基单一荧光粉在制备白光LED中的应用,是将所述的蓝光基单一荧光粉与环氧树脂按照质量比0.15-0.30:1混合均匀,涂覆在450nm蓝光InGaN芯片上,封装固化而制得白光LE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蓝光基单一荧光粉通过Ce3+、Mn2+、Pr3+三掺杂,在450nm蓝光激发下,同时实现Ce3+在505nm的绿光发射、Mn2+在570nm的黄光发射和680nm的深红光发射以及Pr3+在600-630nm的浅红光发射。发射波长范围广,覆盖了480-750nm的范围。
(2)本发明的蓝光基单一荧光粉较宽范围的全光谱发射,用该单一荧光粉制备的白光LED显色指数高达94.5,接近理想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4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