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农业面源生态塘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造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4866.1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圣兵;陈雪初;王虹;谢希;刘佃娜;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农业 生态 处理 系统 效率 装置 | ||
1.一种提高农业面源生态塘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造流装置(1)为筒状结构,底部设有气室(5),气室(5)的出口处设有隔板,气室的进气口(4)经空气输送管连接空气压缩机,造流装置(1)的顶部连接浮筒(2),底部连接沉子(3),垂直竖立于水中并保持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农业面源生态塘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流装置(1)的直径为30cm,高度为6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农业面源生态塘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5)的宽度为0.1m,高度为0.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农业面源生态塘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2)高30cm,直径为10cm,浮筒(2)内填充塑料泡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农业面源生态塘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子(3)为6个单重为3kg的水泥砌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农业面源生态塘处理系统脱氮效率的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流装置(1)顶部距水面0.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48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