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4954.1 | 申请日: | 201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1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郁培;杨明桓;蔡镇竹;李燕;焦美子;吴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中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5;G02F1/1339;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显示装置,用于使用具光学等向态液晶具低驱动电压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显示器的显示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对显示器的分辨率、对比度、视角、灰阶反转以及色饱和度的规格有着要求,消费者对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具有更高的要求。
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显示器从业者大力发展具有快速响应特性的蓝相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以蓝相液晶材料为例,通常需要水平电场以实现其光阀功能。当前,使用共面切换(in-plane switching,IPS)显示模块的电极设计来驱动蓝相LCD中的蓝相液晶分子。
然而,在典型IPS显示模块的电极设计中,电极上方的很多区域并不具有水平电场,因此蓝相LCD中的很多液晶分子无法顺利被驱动,这可能导致显示模块的透射率低。如果IPS显示模块中需要高驱动电压,那么功率消耗也会很高。因此,如何解决蓝相LCD透射率低且驱动电压高的问题是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可以解决以IPS显示模块来驱动蓝相液晶所存在的问题。
显示装置包含第一衬底、至少一个第一突出物、第一电极、第二衬底、至少一个第二突出物、第二电极以及显示介质。第一突出物设置在第一衬底上。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突出物上。第二衬底与第一衬底相对设置。第二突出物设置在第二衬底上。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二突出物上,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水平方向位移以便在其间形成横向电场,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沿垂直方向的最小间隙的范围为-100μm到100μm。显示介质被夹在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
显示装置包含第一衬底、多个第一突出物、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多个第二突出物、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以及显示介质。第一突出物设置在第一衬底上,且每一第一突出物均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电极设置在每一第一突出物的第一侧壁上。第二电极设置在每一第一突出物的第二侧壁上,其中在每一第一突出物上的第一电极与相邻第一突出物上的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横向电场。第二衬底与第一衬底相对设置。第二突出物设置在第二衬底上,且每一第二突出物均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电极设置在每一第二突出物的第三侧壁上。第四电极在每一第二突出物的第四侧壁上,其中在每一第二突出物上的第三电极与相邻第二突出物上的第四电极之间形成横向电场。显示介质被夹在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
显示装置包含第一衬底、多个第一突出物、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多个第二突出物、第三电极、第四电极、第二衬底以及显示介质。第一突出物设置在第一衬底上,且每一第一突出物均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电极设置在每一第一突出物的第一侧壁上。第二电极设置在每一第一突出物的第二侧壁上,其中在每一第一突出物上的第一电极与相邻第一突出物上的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横向电场。第二突出物堆积在第一突出物上,且每一第二突出物均具有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三电极设置在每一第二突出物的第三侧壁上且与第一突出物上的第一电极接触。第四电极设置在每一第二突出物的第四侧壁上且与第一突出物上的第二电极接触,其中在每一第二突出物上的第三电极与相邻第二突出物上的第四电极之间形成横向电场。第二衬底与第一衬底相对。显示介质被夹在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
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至少一个第一凸出电极(bump electrode)、第二衬底、至少一个第二凸出电极以及显示介质。第一凸出电极设置在第一衬底上。第二衬底与第一衬底相对。第二凸出电极设置在第二衬底上,其中第一凸出电极和第二凸出电极沿水平方向位移以便在其间形成横向电场,且第一凸出电极与第二凸出电极之间沿垂直方向的重叠高度大于0且小于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的盒间隙(cell gap)。显示介质被夹在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通过突出物或突出电极的设计可提高横向电场的强度以降低所需的驱动电压。
在下文详细描述带有附图的若干示范性实施例以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包含附图以帮助深入理解,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并连同描述内容一起用于阐述本发明的原理。
图1A和图1B展示根据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LCD的像素结构的示意图;
图2展示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LCD的像素结构的VT曲线;
图3A是展示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像素结构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中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中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基金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4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抽油机润滑式驴头销
- 下一篇:一种矫正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