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球式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5047.9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球式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夹球式固定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车尾端附加的踏板、托盘、携车架与车体连接结构的所属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目前现有的自行车置放架与车体连结结构,其是于车体尾端设有夹球体,另于自行车置放架设有套合座体,该套合座体的内壁距离大于或等于夹球体直径,且该套合座体的底侧设有一定位套合槽,另套合座体的顶面设有一压杆件,借助将自行车置放架的套合座体与设于车体尾端的夹球体套合,即套合座体的内壁卡制于夹球体的侧缘及顶缘,另套合座体的定位套合槽定位卡制于夹球体底侧,并以压杆件将夹球体压制固定于套合座体内,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1.使用便利性差:其夹球体以压杆件限制于套合座体内,当套合座体所设的自行车置放架承载时,需扶持自行车置放架再同时操作压杆件使夹球体限制于套合座体内,如此需兼顾扶持自行车置放架及操作压杆件,控制不易,故其使用便利性差。
2.安全性不佳:其夹球体以压杆件限制于套合座体内,当套合座体所设的自行车置放架承载时,该夹球体产生反作用力推向压杆件,易产生压杆件松脱、变形或损毁,而使夹球体脱离套合座体,使车辆于行驶时造成危安事件,故其安全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现有自行车置放架与车体连结结构承载力不足及安全性不佳的问题,乃完成本发明的夹球式固定结构。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球式固定结构,其由一固定座本体、至少二连杆组、一夹座体、一承杆座体及一微调控制组所构成,该连杆组分别设于固定座本体的侧壁两侧,而固定导片体的一端所设枢合穿制孔以枢合件枢合于侧壁的位移调整孔,另相互层叠并以枢合件枢合的固定导片体、第一连杆体及第二连杆体,该枢合件端部相对滑动设于侧壁的弧形导孔中,且第二连杆体的自由端所设枢合穿制孔,与夹座体所设枢接孔相对,并以该枢接孔相对所设枢接件枢合,而夹座体所设穿制孔,与固定座本体的侧壁部所设枢合固定孔及承杆座体的固定座所设枢合孔相对,并以该固定座本体的侧壁部所设枢合固定孔的枢合件枢合,另第一连杆体的自由端所设枢合穿制孔,与承杆座体的承杆所设固定孔,以枢合件相互枢接结合,而微调控制组设于固定座本体所设两侧壁间,且U型固定座所设导孔,相对于侧壁所设位移调整孔,并以枢合连杆组的固定导片体、第一连杆体及第二连杆体所设枢合穿制孔的枢合件枢合固定,通过向上或下扳动承杆座体所设承载体,连动与承杆枢接的连杆组所设第一连杆体,使相互枢接的固定导片体及第二连杆体,相对于固定座本体的侧壁所设弧形导孔位移滑动,使第二连杆体向前或后推拉动枢合的夹座体,而令夹座体的夹头导座部相对于固定座本体所设球头固定承座部呈开启或闭合状态,以脱离或夹制固设于车尾的夹座体所设夹头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可简化使用的困难度并增加结构稳定性,另调整微调控制组的调整螺杆,使U型固定座位移,借助连接杆连动连杆组的固定导片体,使固定导片体相对于固定座本体的侧壁部所设位移调整孔,形成作动距离及夹座体的夹头导座部相对于固定座本体所设球头固定承座部启闭间距的调整,以达使用便利性及结构稳定性佳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另一角度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第一夹制作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第二夹制作动状态参考图。
图6为本发明的侧视第三夹制作动状态参考图。
图7为本发明的侧视第四夹制作动状态参考图。
图8为本发明的侧视第五夹制作动状态参考图。
图9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微调控制组调整状态参考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承杆座体的承载体更换为篮网托盘状态参考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承杆座体的承载体更换为携车架状态参考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固定座本体 11球头固定承座部 12侧壁
120枢合固定孔 121位移调整孔 122弧形导孔
20连杆组 21固定导片体 210枢合穿制孔
22第一连杆体 220枢合穿制孔 23第二连杆体
230枢合穿制孔 30夹座体 31夹头导座部
32枢接孔 320枢接件 33穿制孔
40承杆座体 41承杆 410固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0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袋往复振荡卸料型离心机
- 下一篇:不同线径并接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