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控制器、显示装置、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5329.9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0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柳俊洋;宫本拓治;村井淳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5/18 | 分类号: | G09G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控制器 显示装置 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7/056350,国际申请日为2007年03月27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0780028590.7,名称为“显示控制器、显示装置、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器、用显示控制器控制的显示装置、由显示装置和显示控制器构成的显示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便携式电话等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移动用的信息终端设备,由于是通过电池驱动而使其工作的,因此降低耗电量成为一个很大的课题。为了降低该信息终端设备的耗电量,已知有降低刷新率(刷新周期)的技术。用附图说明降低该刷新率的技术。此外,所谓刷新率,是指显示器的画面显示切换(更新)的频率,刷新率为60Hz时,在一秒内显示画面切换60次。
图20(a)是表示刷新率为60Hz时的时序图。该图中,示出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点时钟信号(点CK信号)、以及视频数据信号(Video)。此外,一个垂直扫描期间(1V)=16.7毫秒,水平扫描期间(1H)=25微秒,点CK=48MHz,以及1V=660H。由于垂直扫描与垂直同步信号的时序同步进行,因此垂直同步信号的频率成为刷新率。这样,在60Hz的刷新率的情况下,由于在一秒内进行60次画面切换,所以耗电量变大。因此,以往为了谋求低耗电,已知有将刷新率降低到40Hz的方法。
图20(b)是表示刷新率为40Hz时的时序图。该图中也与上述图20(a)一样,,示出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点时钟信号(点CK信号)、以及视频数据信号(Video)。此外,一个垂直扫描期间(1V)=25.0毫秒,水平扫描期间(1H)=38微秒,点CK=32MHz,以及1V=660H。即,通过降低点CK信号的频率而使一个垂直扫描期间变长,从而降低刷新率,使液晶驱动放慢。
图21是表示刷新率和耗电量的关系图。纵轴表示耗电量[mW],横轴表示刷新率[Hz]。如该图所示,刷新率为60Hz时,耗电量为452mW,而在刷新率为40Hz时,耗电量变为368mW,从而能够降低约19%的耗电量。
然而,根据所显示的图像,也存在需要高速刷新率的情况。对此,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切换刷新率的技术。
更具体地说,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这样一种技术,即在使用信息终端设备作为便携式电话时,在通话时等通常显示状态下进行高速刷新的动作(刷新率为60Hz的动作),而另一方面,在待机时等需要最低限度的显示状态下进行低速刷新的动作(刷新率为40Hz的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2-123234号公报(公开日:平成14年4月26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2-116739号公报(公开日:平成14年4月19日)”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10-10489号公报(公开日:平成10年1月16日)”
发明内容
然而,如果这样将刷新率从60Hz的模式变到40Hz的模式,或者从40Hz的模式变到60Hz的模式,则会发生以下(a)(b)两个问题。
(a)将刷新率从60Hz变到40Hz时,水平同步信号的周期变长(参照图20(b)),点时钟信号(基准时钟信号)从48MHz变到32MHz,而另一方面,将刷新率从40Hz变到60Hz时,水平同步信号的周期变短(参照图20(b)),点时钟信号从32MHz变到48MHz。
随着这样的点时钟信号变化,将刷新率从60Hz的模式切换到40Hz的模式时,以及将刷新率从40Hz切换到60Hz时,有时会产生噪声,而伴随着该噪声的产生会在刷新率切换的瞬间引起画面混乱。
由于显示系统中的点时钟信号是对每一个像素的视频数据进行采样的基准时钟信号,因此在很多显示系统中,也有许多是设想为非动态变化而进行设计的,如果点时钟信号急剧变化,则在显示装置方会发生视频数据采样动作不良,发生视频数据的漏取,在该时刻就会引起画面混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3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血压计
- 下一篇:压缩性流体压力促动器驱动机构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