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腔式BPM的加速器束团长度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5628.2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袁任贤;俞路阳;周伟民;阎映炳;陈杰;陈之初;叶恺容;冷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pm 加速器 团长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腔室BPM的束团电子学频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腔式BPM以及增加的一束长测量腔,提取两谐振腔体在一定工作频率下的基模信号;
2)经信号处理电子学进行下变频,窄带滤波,低通滤波增益后得到与束团在该工作频率处频域强度相关的窄带电子学信号;
3)将获得的窄带电子学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V1和V2;
4)利用以下公式计算束长:
其中:c0为真空光速,f010,1及f010,2分别为两个腔体基模的工作频率,V1、V2分别为两个腔体最终输出信号幅度,R1、R2分别为两腔体归一化分流阻抗及信号通路增益的乘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腔式BPM参考腔基模为横磁模TM010模,其工作频率为3-6GHz。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束长测量腔的谐振频率为5-18GHz。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提取基模信号后采用对称耦合结构、Bessel函数修正消除束团位置信号及高次模的影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提取基模信号后采用标准信号源现场校准系统消除温度漂移对信号强度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6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