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久木竹质纤维素类复合材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95825.4 申请日: 2012-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2672789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王建和;葛诗健;许武雄 申请(专利权)人: 王建和;葛诗健;许武雄
主分类号: B27N3/08 分类号: B27N3/08;B27N3/04
代理公司: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代理人: 王晓峰
地址: 加拿大列*** 国省代码: 加拿大;CA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耐久 木竹质 纤维素 复合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不使用防腐剂或杀菌剂的高性能耐久人造板产品制造领域人造板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耐久木竹质纤维素类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应比2005年下降40-45%。为此,中国的产业结构将实现大规模调整,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将实行淘汰和限制,对于环保产业、低碳新技术等领域将大力扶持。

在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建材,而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国,中国水泥、平板玻璃、卫生陶瓷、石材、墙体材料和地板等产量多年居世界首位。当前建材行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大力发展低碳新技术, 开发绿色或生态建材。 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后新建材产品首先是绿色和低碳排放, 减少废气、废渣、废水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 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容易回收和可循环利用。低碳、环保和健康是建材企业应追求的产品质量指标,建立以人为本,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居住、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多使用人造、复合、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有利于保护大生态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得到自然回报之间的平衡。新建材产品从材料设计、制备、应用,直至废弃物的处理都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都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近两年,在中国政府的宣传扶持之下,环保建材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建材装修市场以地板为例,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地板生产和出口大国。2010年我国地板生产企业销售量约3.99亿m2,同比增长9.6%。其中强化木地板约2.38亿m2,同比增长12.3%;实木地板约4300万m2,同比增长2.4%;实木复合地板约8900万m2,同比增长7.2%;竹地板约2530万m2,同比增长1.2%;其它地板约320万m2,同比增长45%。特别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以低碳理念打造的环保展馆的精彩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环保建材的希望,肯定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木竹质纤维素类产品以纤维板产品为主, 按密度不同主要可分为:中密度纤维板 (GB/T11718-1999,密度为 500-880kg/m3), 轻质纤维板 (LY/T 1718-2007,密度为500 kg/m3以下)和硬质纤维板(GB/T12626-1990,密度大于880kg/m3)。纤维板通常以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速生丰产用材林(杨木和松木为主)的小径级木材,竹材以及城市废弃木材等木质纤维为主要原料, 按以下工序制成:1.原料 – 2.备料 - 3.纤维分离 – 4.施胶 - 5.纤维干燥 - 6.铺装成型 -7.热压 – 8.锯截 – 9.砂光 – 10.产品分等 – 11.包装出厂。备料通常包括削片、筛选、再碎、水洗和木(竹)片储备;纤维分离通常包括热磨和精磨。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脲醛胶 (pH = 7-7.5), 施胶量为 8-12%,板热压前的含水率为5-10%。虽然木竹材是用于制造木质纤维复合材料的主要原料,但是其他木质纤维素类材料如植物纤维, 包括农作物秸杆(稻草、棉杆等)、甘蔗渣、芦苇等,也可以用来替代或取代木竹材制造纤维板和刨花板。中国纤维板2007年产量为2730万m3。至2008年底中国共有纤维板生产线661条,总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005万m3, 2010年年产达到3500万m3。目前纤维板产品通常只能用于室内, 主要用途为家具制造,室内装饰装修,强化木地板,复合门和包装。 按用途划分, 家具(中厚板和8mm 以下薄板)占55%,复合门板占13%, 强化木地板基材占12% ,室内装饰装修占11%,包装及其他产品占9%。薄板厚度通常为2.5 mm、3 mm 和4mm,中厚板厚度通常为9 mm、12 mm、15 mm和18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和;葛诗健;许武雄,未经王建和;葛诗健;许武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58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