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6112.X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居颂光;居颂文;钱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00 | 分类号: | A61K36/00;A61K9/51;A23L1/29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来源 活性 成分 纳米 级膜性囊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植物原料原液的提取:将植物原料榨出汁液;
(2) 上清液或浓缩液的提取:将榨出的液体离心后收集上清液,或超滤提取浓缩液;
(3) 膜性囊泡的沉淀和重悬:将所述上清液或超滤浓缩液离心后收集沉淀,再将所得沉淀重悬后获得膜性囊泡重悬液;
(4) 纳米级均质处理:膜性囊泡重悬液经纳米级均质化,获得纳米级颗粒,即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清液的提取步骤为:将所述植物原料榨出汁液以1000~4000转/分钟离心5~40分钟,弃沉淀,收集上清;上清液2000~8000转/分钟离心10~50分钟,弃沉淀,收集上清;上清液6000~50000转/分钟离心0.5~2小时,弃沉淀,收集上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液的提取步骤为:将所述植物原料榨出汁液用10~12500目过滤材料过滤除去残渣,收集滤过的液体;滤过液体采用0.1~0.5μm微滤膜过滤,收集微滤过的液体;再将微滤过的液体采用0.01~0.05μm超滤膜超滤,弃滤过液,收集富含膜性囊泡的浓缩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性囊泡的沉淀和重悬步骤为:
将所述上清液或浓缩液以20000~200000转/分钟离心 0.1~3小时收集沉淀,再以生理盐水或者磷酸缓冲液重悬膜性囊泡沉淀。
5.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原料原液的提取、上清液或浓缩液的提取都在0~37摄氏度环境中进行。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原料为多汁性植物。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原料为葡萄、黄瓜、西瓜、西红柿、草莓、蓝莓、樱桃、苦瓜、马齿苋、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丹参、白芷、前胡、牛膝、射干、虎杖、商陆、葛根、土伏苓、玄参、红枣、山药、黄精、黄芪、大蒜、桑椹子、枸杞子、生姜、荔枝、龙眼、仙灵脾、薄荷、柴胡、蒲公英、芦根、金银花、连翘、穿心莲、鱼腥草、大黄 、芦荟、番泻叶、五味子、天麻、石斛或更多多汁性植物。
8.一种植物来源活性成分-不同密度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均质处理后的植物来源活性成分纳米级膜性囊泡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得到不同密度的纳米粒子。
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来源活性成分-不同密度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梯度离心是以蔗糖、氯化铯、氯化铷或溴化铯为梯度材料,所述密度梯度为8%、30%、45%、60%或更多不同浓度的所述梯度材料溶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来源活性成分-不同密度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梯度的离心转速是6000转/分钟~500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0.1~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61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