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瓷管侧面自动开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6169.X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9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项黎华;谢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6 | 分类号: | B24B2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林伟斌 |
地址: | 63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面 自动 开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瓷管侧面自动开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瓷管侧面开口方案是采用手动进出料(瓷管)方式,在改造后的磨床上开口。如要加工一枚瓷管,则需人工先将瓷管辨向,再将辨好向的瓷管插进磨床上的夹具中,然后将瓷管固定;固定好瓷管后再将瓷管推到磨削位进行瓷管侧面开口操作,最后将开好口的瓷管从夹具中取出,完成一枚瓷管侧面开口的操作。该技术加工效率低,对操作员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
上述的操作有如下缺点:
a、瓷管不能实现自动辨向、自动进料(自动送进夹具中)和出料;
b、夹具的更换费时、成本高,如开口的方向或是角度改变了,则需更换整套夹具,夹具的制作周期长,成本太高;
c、操作过程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瓷管侧面自动开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瓷管侧面自动开口机,包括进料结构、瓷管辨向装置、旋转结构、瓷管夹紧装置、切割结构、控制结构及出料结构;进料结构用于接收瓷管,并传送至瓷管辨向装置,瓷管辨向装置用于辨别瓷管的方向,旋转结构用于接收辨别好方向的瓷管并转到切割位,瓷管夹紧装置设于切割位上并用于夹紧瓷管,切割位上还设有切割结构,切割结构由控制结构控制,出料结构用于接收切割完的瓷管。
所述进料结构包括进料盘及料管,进料盘用于接收瓷管,进料盘通过料管将瓷管按颗送至瓷管辨向装置中。
进料盘为一安装在旋转轴上的圆盘,圆盘上开有多个槽,且每个槽能容一颗瓷管通过,进料盘外面设有一个固定罩,且整个进料盘机构倾斜放置,进料盘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料管连通。
所述瓷管辨向装置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旋转块,旋转块上开了一条与瓷管大小相匹配的槽,旋转块下有一辨向用的光纤传感器,瓷管从进料盘中掉到旋转块中,光纤传感器检测瓷管的端面,若为正向,瓷管在旋转块的带动下旋转一定角度,从瓷管辨向装置上的出料口送到旋转结构上。
所述旋转结构为料盘,料盘为一装在旋转轴上的圆盘,圆盘上均匀的开设多个与瓷管大小相匹配的槽,料盘外有一固定的料盘罩。
瓷管夹紧装置包括一固定夹爪和一活动夹爪,两夹爪分别安装在料盘的两侧,当瓷管在料盘的带动下旋转到切割位置时,活动夹爪将瓷管推向固定夹爪,将瓷管夹紧。
所述切割结构为切割砂轮。所述控制结构为XY平台,切割结构设于XY平台上,,由XY平台带动其左右前后运动。
所述出料结构包括出料道及出料盒,出料道安装在旋转结构的出料位下方,出料盒设于出料道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与现有的手工瓷管侧面开口相比可极大提高瓷管侧面开口的效率,实现了瓷管的自动进出料和自动切割。因为操作人员在操作中只需加料和收料,所以极大的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另外,本发明可以适应多种开口形式和开口深度,只需更换夹紧块和修改一下设置中的进刀数据则可,加快了生产的周期。
附图说明
图1 、图2为本发明瓷管侧面自动开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b 为本发明进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瓷管辨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旋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瓷管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瓷管侧面自动开口机,包括进料结构、瓷管辨向装置6、旋转结构5、瓷管夹紧装置9、切割结构2、控制结构1及出料结构;进料结构用于接收瓷管,并传送至瓷管辨向装置6,瓷管辨向装置6用于辨别瓷管的方向,旋转结构5用于接收辨别好方向的瓷管并转到切割位,瓷管夹紧装置9设于切割位上并用于夹紧瓷管,切割位上还设有切割结构2,切割结构2由控制结构1控制,出料结构用于接收切割完的瓷管。
所述进料结构包括进料盘7及料管,进料盘7通过进料管11、进料嘴10接收瓷管,进料盘7通过料管将瓷管按颗送至瓷管辨向装置6中。
如图3a、3b所示,进料盘7为一安装在旋转轴71上的圆盘,圆盘上开有多个槽73,且每个槽73能容一颗瓷管通过,进料盘7外面设有一个固定罩72,且整个进料结构倾斜放置,进料盘上设有出料口74,出料口74与料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6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次氯酸钠的生产方法以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备钯膜及其复合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