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按钮能上下前后移动的汽车座椅头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7164.9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姜银台;童成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12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钮 上下 前后 移动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特别是公开一种带按钮能上下前后移动的汽车座椅头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乘客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汽车座椅头枕,乘客希望头枕能根据他们的身体体型对头枕位置进行调节,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对舒适性的需求。
市场上最早的头枕都是固定式的,装配在座椅上也是固定的,不能对头枕进行上下方向调节,更不能进行前后调节。
后来,市场上出现了两方向头枕,该种类型的头枕可沿头枕杆进行上下两方向的调节。但不能进行前后方向调节,仍不能满足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基于两方向头枕,市场上又出现了两种结构的四方向头枕。一种头枕是能过旋转泡沫体,将头枕可沿头枕杆泡沫的顶部朝前移动,从而达到了前后调节的目的,但该结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四方向头枕,这种头枕向前调节后,乘客头部只与头枕的前部接触,使得接触面积大减小,不能完全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另外一种头枕则避免了旋转头枕与乘客头部接触面积小的缺陷,该头枕将头枕泡沫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为泡沫部分,后部为支撑部分,整个头枕可沿头枕杆作上下方向调节,同时头枕前部又可沿支撑部分作前后调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四方向调节功能。但是,该头枕结构太过复杂,成本太高,体积太大,致命的缺陷是可调节范围太小以及耐冲击强度较弱,可靠性和耐久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占空间小、装配简单、调节范围大、耐冲击强度更高的带按钮能上下前后移动的汽车座椅头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按钮能上下前后移动的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杆2,所述头枕杆2的正面呈倒立的“U”字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壳体3、后壳体1、下壳体12、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套在头枕杆上2,所述前壳体3与后壳体1将头枕杆2上部包覆在内,所述下壳体12呈开口向上的容器状且套在头枕杆2上,所述前壳体3与后壳体1的下端及推动机构位于下壳体内;所述头枕杆2两边的杆子上设有头枕杆槽28;所述前壳体3、后壳体1的两边分别设有导向柱移动孔25,所述导向柱移动孔25内设有可沿导向柱移动孔25滑动的导向柱6,所述导向柱6与所述头枕杆2在空间上相互垂直,所述导向柱6的两端固定在下壳体12上;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框10、复位扭簧4、推动按钮14,所述推动框10呈长方形环状且套在头枕杆2上,所述推动框10上设有用于卡住头枕杆槽28的左右移动条5,所述左右移动条5在空间上与所述头枕杆2垂直,所述推动框10的前后两条边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长方限位孔21,所述推动框10上一前、一后的2个长方限位孔21为一对,所述左右移动条5的两端被限制在一对长方限位孔21内;所述推动框10的中部还设有与左右移动条5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前后移动齿条8,所述前后移动齿条8上设有齿槽15,所述前后移动齿条8的两端限制在另一对长方限位孔21内;所述左右移动条5、前后移动齿条8上分别设有扭簧槽17,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扭簧安装槽24、位于扭簧安装槽24下方的腰型孔22,所述复位扭簧4的主体被固定在扭簧安装槽24中,所述复位扭簧4的一端与所述扭簧槽17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腰型孔22相扣连;所述后壳体1的下方中部设有门型槽26,所述门型槽26的右侧内壁上镶嵌有定位块9,所述定位块9位于前后移动齿条8带齿槽15的一侧用于卡住齿槽15;所述推动按钮14位于所述下壳体12的右侧,且推动按钮14从外向内穿过下壳体12的右侧与所述推动框10的右侧相接触。
所述头枕杆2两边的杆子上分别设有2~6个头枕杆槽28,形成2~6个高度调节档位。
所述前后移动齿条8上设有3~5个齿槽15,形成3~5个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档位。
所述左右移动条5的数量为1~2个,当左右移动条5的数量为2个时,分为左移动条、右移动条,所述左移动条、右移动条分别位于头枕杆2的两边杆子的左侧,所述右移动条的两端被限制在长方限位孔21内,所述推动框10的左端为下榻的台阶29,所述左移动条位于台阶29的上方且左移动条与右移动条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动框作为传动件之一将推动机构、前壳体、后壳体发生动作,不仅能使本发明头枕在上、下方向作移动调整,还能向前、后方向发生动作,操作简单,制造方便,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按动按钮就能使头枕调节到所需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岱美汽车内饰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7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醇的纯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篮旋转托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