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色光束激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7180.8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陶静怡;蔡贵民;黄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2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色 光束 激发 装置 | ||
1.一种单色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3),其上设有一孔(31);
氙灯光源装置,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3)一侧,用于产生氙灯的光源光;所述氙灯的光源光透过所述孔(31)照射到所述底板(3)的另一侧;
分光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板(3)的另一侧,接收所述氙灯的光源光,并将所述氙灯的光源光处理为水平单色光束;
光束输出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且与所述分光装置位于同一侧,与所述分光装置连通,用于输出所述水平单色光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色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氙灯光源装置包括:
氙灯装置(1);
第一聚光镜(2),其对应设置于所述氙灯装置(1)的光源中心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色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装置包括:
反射镜(7);
第一狭缝装置(6),其设置在沿所述反射镜(7)的光线反射方向上;
凹面光栅(5),其设置在沿所述反射镜(7)的光线反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狭缝装置(6)之后;
第二狭缝装置(8),其设置在沿所述凹面光栅(5)的光线反射方向上;
驱动装置(22,19, 23),分别连接第一狭缝装置(6)、凹面光栅(5)、第二狭缝装置(8);
其中,所述第一狭缝装置(6)、所述凹面光栅(5)、所述第二狭缝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19)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驱动装置(22,23)分别固定设置在上述第一狭缝装置(6)、第二狭缝装置(8)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色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9、22、23)包括第一步进电机(19),第二步进电机(22),第三步进电机(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色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装置进一步包括罩壳(4),其上设置有光门(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色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输出装置包括第二聚光镜(12);所述第二聚光镜(12)用于将从所述第二狭缝装置(8)中出射的光束汇聚到样品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色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输出装置进一步通过悬臂(14)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3)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色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14)上设置有卡座结构(11),用于固定所述光束输出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色光束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监视光路装置,其包括:
石英片(13),其呈45度角设置在所述光门(15)的正后方;
第三聚光镜(10),其设置在沿所述石英片(13)的光线折射方向上;
光电池(9),其设置在沿所述石英片(13)的光线折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聚光镜(10)之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71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