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菌群发酵促进沉香油提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7509.0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唐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显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7/64;C12R1/645;C12R1/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3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群发 促进 沉香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一种利用沉香内生菌中多种优势真菌或菌群与沉香材料进行混合发酵的工艺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显著促进沉香材料的进一步转化,从而大幅度提高沉香油的提取率。
背景技术
国产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有黑色树脂的病变木材,可通过自然结香或人工结香等方式产生。在我国,白木香是生产国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从沉香中提取的沉香油又是高附加值的沉香产品,随着沉香油的药用及作为美容保健用量的大幅增加,市场对沉香油系列产品的需求呈供不应求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好的沉香油价格已高达300元/克,在中东国家市场上特别抢手,出口创汇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普通沉香材料中的油脂含量很低,提取率通常仅为0.23%左右,故产量少而十分珍贵,国内外市场因此一直是供不应求,目前沉香原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通过提高沉香油的提取率和产品的经济效益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
为了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提高沉香油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天然沉香自然产香的规律和形成机理,从正在生长的野生沉香中提取能促进沉香生成的一些沉香内生真菌,通过优化组合优势产香菌株经纯化培养成专用菌群制剂与沉香材料混合发酵,实验表明可大幅度促进并提高沉香油的提取率,提取率从原来的0.23%提高到0.48%,其产量通过菌群制剂发酵转化而提高了一倍多,由此摸索并试验出显著提高沉香油产量的工艺路线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在不增加沉香原料供应的基础上,大幅提高沉香油的单位产量,为此利用沉香内生菌对沉香材料进行混合发酵来促进转化处理,从而显著促进沉香油的得率,
发明内容是;从正在生长中的天然沉香里提取多株具有优势产香能力的真菌;有色二孢菌(Diplodia sp.),蒂腐色二孢(Botryosphaeria rhodina),镰刀菌(fusarium)枝顶孢霉(acreonium),光黑壳(fleischhakii)等菌株经分别消毒、纯化培养为原种,其过程如下;
沉香内生菌提取、纯化培养的固体试管菌种→组合液体摇床培养菌群菌种→菌群种子扩大的液体菌种经摇床培养。
具体实施方式
将从广西北流市清湾镇龙南沉香种植园中的多株活体沉香内生菌中,分别提取多种具有产香优势能力的真菌;有色二孢菌(Diplodia sp.),蒂腐色二孢(Botryosphaeria rhodina),镰刀菌(fusarium)枝顶孢霉(acreonium),光黑壳(fleischhakii)
上述菌株经分别提取、消毒并接种于麦芽汁固体琼脂的种子培养基中(葡萄糖10g/L,蛋白栋10g/L,酵母提取物5g/L,NaCl10g/L,琼脂20g/L,pH7.0)置28℃培养7天成试管原种。
切取试管中的儿种原种真菌分别接入100ml液体培养基(葡萄糖20g/L,蛋白栋10g/L,酵母粉5g/L,牛肉膏10g/L,乙酸钠2g/L,柠檬酸枣g/L,硝酸钠2mLpH6.5)100ml×10的三角瓶,在32℃组合培养,转速200~250转/分钟,摇床培养7天,得复合菌种培养液。
取复合菌种培养液500ml,接入10000ml于扩大的液体菌种培养基中,(与上述液体培养基成分相同,其量按照10000ml相应增加,室温28~32℃发酵培养,200~250转/分钟,摇床培养5天,得到扩大后的复合菌种或培养液。
与沉香材料的发酵制备;沉香干料200公斤,粉碎为碎屑,置入发酵罐,加入菌群培养液1000ml,(用150公斤的无菌水稀释)渗透剂吐温-60添加200克混匀,混合料的湿度以手捏成团少有溢水即可,温度32~37℃发酵反应15天,充分促进沉香材料中的白木成分得到有效反应并转化。
转化后的沉香材料再经溶剂法萃取沉香油,其提取率与原未经发酵的沉香材料提取对比有大幅度提高,从而在不增加沉香原料供应的基础上,沉香油的得率从平均0.23%提高到0.48%,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沉香材料,而且显著增产出高附加值沉香油产品,扩大了出口创汇,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显,未经唐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7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作物大棚充氮气囊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煤矸石生产白炭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