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增强的尼龙复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7995.6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2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陶渭清;沈兴元;颜卫峰;陶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宇度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7/02;C08K13/06;C08K9/00;C08K7/14;C08K3/34;C08K5/526;C08K5/2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增强 尼龙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增强的尼龙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一种极致的原子晶体材料,其碳和硅是靠共价键力结合的。因此,碳化硅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和耐腐蚀性,主要用于航天和军事领域。由于技术进步,碳化硅的生产成本降低,使其用于高档材料已成为可能。本发明在下面将要公开的碳化硅增强的尼龙复合材料便是基于该前提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而藉以适合用于军事、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制作高要求的制件的碳化硅增强的尼龙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碳化硅增强的尼龙复合材料,其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尼龙66树脂 70~80份;
尼龙6树脂 30~36份;
偶联剂 0.9~1.5份;
填料 19~27份;
碳化硅 5~11份;
抗氧剂 0.5~0.9份;
玻璃纤维 30~41份;
表面改性剂 0.3~0.7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尼龙66树脂为熔点在240℃的树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尼龙6树脂为熔点在210℃的树脂。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偶联剂为β-(3,4环氧环已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填料为经过表面处理的白云母。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碳化硅为长径比为80~120的碳化硅纤维。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抗氧剂为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玻璃纤维为长度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改性剂为油酸酰胺。
本发明提供的碳化硅增强的尼龙复合材料经测试具有如下性能指标:拉伸强度大于155MPa,弯曲强度大于253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大于27 .5kj/m2, 熔融指数大于17g/10min,能应用于军事、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份数,熔点在240℃的树脂即尼龙66树脂70份,熔点在210℃的树脂即尼龙6树脂36份,偶联剂即β-(3,4环氧环已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1.2份,填料即经过表面处理的白云母19份,长径比为80~120的碳化硅纤维5份,抗氧剂即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7份,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30份,表面改性剂即油酸酰胺0.7份。
实施例2:
按重量份数,熔点在240℃的树脂即尼龙66树脂72份,熔点在210℃的树脂即尼龙6树脂30份,偶联剂即β-(3,4环氧环已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0.9份,填料即经过表面处理的白云母27份,长径比为80~120的碳化硅纤维7份,抗氧剂即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5份,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33份,表面改性剂即油酸酰胺0.4份。
实施例3:
按重量份数,熔点在240℃的树脂即尼龙66树脂80份,熔点在210℃的树脂即尼龙6树脂34份,偶联剂即β-(3,4环氧环已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1.5份,填料即经过表面处理的白云母24份,长径比为80~120的碳化硅纤维11份,抗氧剂即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0.9份,长度为3mm的无碱短切玻璃纤维41份,表面改性剂即油酸酰胺0.7份。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宇度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宇度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7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伤口具有修复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电子元件焊接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