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8301.0 | 申请日: | 201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蔡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516;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用于电子设备外部转接信号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些对电气性能要求比较高的电连接器往往具有金属遮蔽壳体。如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100’,其具有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第一、第二连接器1’、2’都具有金属遮蔽壳体,该电连接器100’还包括一第三金属遮蔽壳体3’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器1’、2’的金属遮蔽壳体连接。该第三金属遮蔽壳体3’具有一对水平延伸的接触部31’分别与第二连接器2’的金属遮蔽壳体的两侧连接,然而该水平接触部31’的末端310’为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面,而第二金属遮蔽壳体2’的两侧并未完全沿竖直方向延伸,因此水平接触部31’仅有一条边312’与第二金属壳体2’连接,其连接不稳定,从而导致电连接器的性能不稳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结构以克服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遮蔽壳体连接性能更好更稳定的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都包括端子以及固定端子的绝缘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具有第一金属遮蔽壳体,第二连接器具有第二金属遮蔽壳体,所述第二金属遮蔽壳体包括水平延伸的上壁、下壁以及具有竖直延伸的一对侧壁,每一侧壁与上壁连接处具有一倾斜的连接壁使得上壁的横向宽度小于下壁,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三金属遮蔽壳体,所述第三金属遮蔽壳体电性连接第二金属遮蔽壳体,第三金属遮蔽壳体具有一对接触部,每一接触部的末端具有一与对应的连接壁之间按互相平行的关系延伸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第二金属遮蔽壳体的连接壁抵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两个独立的金属遮蔽壳体之间接触性能更好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已有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部分组装图。
图5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至图4所示,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都包括端子11、21以及固定端子的绝缘体12、22,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2通过印刷电路板4电性连接。
第一连接器1具有第一金属遮蔽壳体13,第二连接器2具有第二金属遮蔽壳体23,第二金属遮蔽壳体23包括水平延伸的上壁231、下壁232以及具有竖直延伸的一对侧壁233、234,每一侧壁233、234与上壁231连接处具有一倾斜的连接壁235、236使得上壁231的横向宽度小于下壁232。
电连接器1还包括一第三金属遮蔽壳体3。第三金属遮蔽壳体3包括互相卡持的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上壳体31包括大致呈U形的主体部310以及自主体部310两侧向第一金属遮蔽壳体1方向水平延伸的固持部312。上壳体31的固持部312末端具有一卡钩3120,固持部312沿第一连接器1的外侧10延伸且卡钩3120分别突出于第一连接器1两侧。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的中间部分分别具有一收容空间314、324以收容第二连接器2。上壳体31的上表面316与第二金属遮蔽壳体2的上表面200平齐。
第三金属遮蔽壳体3电性连接第一、第二金属遮蔽壳体13、23。第三金属遮蔽壳体3具有一对接触部33,接触部33自上壳体31收容空间314的两侧向内延伸出。每一接触部33的末端具有一与对应的连接壁235、236之间按互相平行的关系延伸的接触面(未标号),接触面与所述第二金属遮蔽壳体23的连接壁235、236抵接。
第一实施例中,接触部33为一具有弧形结构的弹片,其包括自第三金属遮蔽壳体3的上壳体31倾斜向下延伸的连接片331以及自连接部向上倾斜延伸的接触片332。接触片332与第二金属遮蔽壳体2抵接。接触片332与对应的第二金属遮蔽壳体2的连接壁235、236的延伸方向相同使得接触片332与对应的连接壁235、236之间按互相平行的关系延伸。安装时,接触片332与第二金属遮蔽壳体2抵接后用激光焊接的方法使其连接更稳固。
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5所示接触部43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上下表面431、432分别位于一高一低两个平面。接触面430位于接触部的末端。接触面430倾斜延伸从而连接接触部的上表面431和下表面432。接触面430与其对应的第二金属遮蔽壳体2的连接壁235、236平行且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8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竖直瓶口区域的塑料材质容器
- 下一篇:基于磁齿轮的电磁弹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