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氮核级不锈钢的熔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9182.0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菊生;陈祖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宁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4;C22C38/44;C22C3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氮核级 不锈钢 熔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氮核级不锈钢的熔炼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发展核电,引进了法国CPR1000,引进美国AP1000。我国自主研发CNP1000百万千瓦核电,核电装备需要国产化,原材料更需国产化。如核岛主管道CPR1000用的是Z2CND18-12、AP1000用的SA 376 TP 316L、我国CNP1000用的是00Cr17Ni13MoN核级不锈钢。核电站Ⅰ回路是有放射性元素,有核辐射,射线有可能渗透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有可能渗透钢中的气体。所以核电站Ⅰ回路核Ⅰ级的控氮核级不锈钢要求非常严格,生产难度大。
我国过去生产控氮(含氮)不锈钢,是在传统的熔炼过程中以吹氮气的方式进行,可是很难加入,并且会增加钢中气体含量,但核级不锈钢严格控制其内部【H】≤2PPm、【O】≤20PPm、【N】≤2PP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控氮核级不锈钢的熔炼方法,该方法是以NCrFe氮化铬铁化合物的形式加氮,并且通过化学成分的优化组合以及先进的工艺流程编排,保证其内部化学成分符合回路核Ⅰ级的控氮核级不锈钢材料的参数要求,并且其力学性能超过了法国RCC-M Z2CND18-12,也超过了美国SA376 316LN的产品。
本发明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控氮核级不锈钢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炼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a) 选用含碳量≤0.03的氮化铬铁、镍板、原生态废钢材料,并进行净化处理;
镍板为0#镍板。
(b) 洗炉,使得炼钢炉膛和包子内的残余钢水只有Cr、Ni、Mo,而无其它合金元素;
(c) 将步骤(a)中的原料放入炉中炼成具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钢锭:C≤0.025、Si 0.40-0.60、Mn 1.50-1.90、P≤0.025、S≤0.010、Cr 18.00-19.00、Ni 11.50-12.50、Mo 2.25-2.75、N 0.10-0.12,B≤0.0015,其余为Fe。
将上述元素进行了优化组合,强化元素C、Mn、Mo、N取上限,塑性元素、韧性元素Si、Cr 、Ni取中上限,有害元素S、P等取下限,尽量低。
所述步骤(a)中的净化处理具体过程如下:将所述原料使用稀释硫酸进行酸洗,再用清水再次清洗,之后烘干。
所述步骤(b)洗炉具体过程如下:所述步骤(b)的具体过程为:先炼一炉或二炉只含有Cr、Ni、Mo元素的钢,使炼钢炉膛和包子内残余钢水只有Cr、Ni、Mo,而无其它合金元素。
利用复合脱氧剂使所述步骤(c)中钢锭内的非金属夹杂物凝聚浮起,化合物造渣,并且在熔炼时利用氧化期耙渣,还原期再次耙渣,清除钢水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净化钢水。
所述复合脱氧剂为Si-Mn-Al-Ca复合脱氧剂,所述复合脱氧剂组分如下:Mn 18-20%、Si 8-9%、Al 4-4.5%、Ca 4-4.5%,其余为Fe。
对所述步骤(c)中的钢锭进行锻件的成型加工,其具体步骤为:将所述步骤(c)中的钢锭模预先进行打磨修缮,使其表面不留有氧化层,打磨后烘烤至80-120℃用热模浇注,浇注后冒口保温,当其补缩充足后,使钢锭冷却至150℃出模。
所述冒口保温步骤采用发热剂来完成,所述发热剂具有以下组分:铝粉12-14%、硅铁粉16-18%、硅钙粉14-16%、氧化锰14-16%、氧化铁14-15%、碳粉9-11%,其余为铝钒土。
对所述步骤(c)中的钢锭进行AOD或VODC真空脱气、使其【H】≤2PPm、【O】≤20PPm。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生产的核级控氮不锈钢非金属夹杂物总和达到≤2.5级,低于RCC-M≤4.5级。气体含量也较低【H】≤1.6PPm、【O】≤16PPm。S、P也很低,其中S≤0.010、P≤0.020、Co≤0.06、B≤0.0015、Pb+Sn+As+Sb+Bi≤0.026。力学性能超过了法玛通RCC-M Z2CND18-12超低碳控氮不锈钢,也超过了美国AISI SA376 316LN超低碳控氮不锈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不锈钢化学成分与行业标准对比表;
图2为本发明的不锈钢力学性能与行业标准对比表;
图3为本发明的不锈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与行业标准对比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宁新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加宁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校正定位装置
- 下一篇:自动压促动器机的星轮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