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终端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9402.X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德意;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终端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终端盒。
背景技术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大容量、长距离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因此更加迎合未来人类对信息量大,精密度高的需求,而且低廉的价格使得光纤这种传输介质能得到很大范围的推广,目前光纤网络已经逐步进入家庭使用。
光纤入户的安装通常包括光纤终端盒(ATB,Access Terminal Box)的安装和光网络终端(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的安装。光纤终端盒和光网络终端属于光网络中用户室内的应用产品,光纤终端盒与光网络终端通过光纤终端盒的引出光缆连接。由于光纤入户需要进入用户家中安装,因此在实现光纤入户的普及化时需依赖简化安装方法来达成。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光纤终端盒,包括底座4、熔接盘5和上盖11及上盖12。该光纤终端盒本身包括底座4和上盖11及上盖12,构成一个封闭的盒体,光纤终端盒作为独立的部件与光网络终端并排挂墙安装,通过光纤终端盒引出光缆与光网络终端连接。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光纤终端盒与光网络终端为各自独立的封装盒体,在用户室内安装时,分别为光纤终端盒和光网络终端施工挂墙安装孔,并分别进行挂墙安装,安装方法复杂,费时费力,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终端盒,用来解决现有技术光纤入户的安装方法复杂,费时费力,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终端盒,所述光纤终端盒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面和设在所述底面四周的侧壁,所述底面和所述侧壁构成开口箱式结构,所述底座配合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为光网络终端的底壳,通过固定器件将所述光纤终端盒的底座固定在所述光网络终端的底壳,其中,所述光纤终端盒的底面设置进缆光纤的盘绕装置和出缆光纤的盘绕装置,所述出缆光纤的接头连接至所述光网络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终端盒,将所述光纤终端盒简化制作成包括底面和设在所述底面四周的侧壁的底座,所述底面和所述侧壁构成开口箱式结构,并在所述光纤终端盒的底面设置进缆光纤的盘绕装置和出缆光纤的盘绕装置,同时通过固定器件将所述光纤终端盒与所述光网络终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封装盒体,且所述出缆光纤的接头连接至所述光网络终端。这样通过对所述光纤终端盒施工挂墙安装孔并进行挂墙安装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所述光网络终端的挂墙安装,解决了安装费时的问题,简化了安装步骤,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光纤终端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纤终端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纤终端盒的俯视图;
图4为图4沿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沿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7所示底座的俯视图;
图8为图8沿A-A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沿B-B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纤终端盒的光缆路由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纤终端盒的另一光缆路由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光纤终端盒和光网络终端的组装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光纤终端盒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和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光纤终端盒,所述光纤终端盒包括底座4,底座4包括底面和设在所述底面四周的侧壁,所述底面和所述侧壁构成开口箱式结构,底座4配合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为光网络终端2的底壳21,通过固定器件将所述光纤终端盒的底座4固定在光网络终端2的底壳21,其中,所述光纤终端盒的底面设置进缆光纤的盘绕装置和出缆光纤3的盘绕装置,出缆光纤3的接头31连接至光网络终端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4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