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金针菇增产的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9597.8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佟希丹;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佟希丹;李丹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G7/06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纪尚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金针菇 增产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菌类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金针菇的生产对光照条件其产量及商品性状的影响已成为不可忽略的因素,不同生产条件下的补光设置千差万别,不同人所做的实验结果因光源差异而多种多样,对于金针菇的光照条件及其所起的增产效果众说纷纭,对于应用何种光质、光强、光照时间、何时应用光照等未能得出统一的确切的光照条件。不便于金针菇工场化生产中光照条件的设置,若过长时间照射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且光照不当会引起反作用。为此,在金针菇已大面积趋于工场化生产的形势下,合理有效的光照条件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金针菇增产的种植方法,它可利用最佳光照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及品相。
本发明的方法是:
在金针菇栽培瓶发好菌后,若为白色品种,应以红光或黄光每天照射30min诱导原基形成,蓝光每天照射1h作为生长期补光;若为黄色品种,应以红光每天照射10min诱导黄色金针菇原基形成,蓝光每天照射30min生长期补光,金针菇与光源距离为15—2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金针菇的生产筛选出不同生育期经济合理的光照条件,避免了盲目的进行补光等造成的资源浪费及所引起的反作用。本发明选用了新型节能、环保的LED灯带作为照明设备,其安置方便,体积小,产热少,光能转换率高,光质纯。适用于食用菌生长的潮湿等环境,将会是食用菌生产上的优势照明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发好菌的栽培瓶置于暗箱内,以LED灯带为光源,对即将出菇的栽培瓶口进行不同光质和不同光照时间等照射,原基形成后测取原基数目,子实体成熟后测取单瓶产量、菌盖直径,菌柄长度等各项。
实验1:设置光质及光强分别为红光(116lux)、黄光(85lux)、蓝光(219lux)、绿光(340lux)、白光(170lux),时间为每天8h和2h,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光质不同时间长度处理对白色金针菇子实体各性状的影响
由表1看出每天光照8h和2h产生的结果差异不显著,即每天2h光照即可满足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
实验2:设置光质及光强分别为红光(56lux)、黄光(4lux)、蓝光(85lux)、绿光(114lux)、白光(105lux),时间为每天2h、1h、30min、10min,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光质以及不同时间长度处理对黄白品种金针菇子实体各性状的影响
由表1和表2看出红光和黄光对诱导原基有利,但每天光照时间超过30min不利于原基形成,过强的蓝光(超过200lux)反而不利原基的形成,长时间(超过1h每天)的蓝光补光对后期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不利。
从两次不同光强设置导致产量上的明显差异看出,补光阶段应增加光强。
综上所述,在金针菇生产过程中,若为白色品种,应以红光(56lux)或黄光(43lux)每天照射30min诱导原基形成,蓝光(180lux)每天照射1h作为生长期补光;若为黄色品种,应以红光(56lux)每天照射10min诱导黄色金针菇原基形成,蓝光(180lux)每天照射30min生长期补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佟希丹;李丹,未经李玉;佟希丹;李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触媒仿真花
- 下一篇:一种工作面突出危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