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厄洛替尼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99992.6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晏燕;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39/94 | 分类号: | C07D239/94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厄洛替尼 合成 方法 | ||
1.一种合成厄洛替尼或厄洛替尼的前体化合物V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下式所示的中间体化合物II来合成的,
其中R1为羟基、苄氧基、甲氧基或2-甲氧乙氧基,R2为氢、苄基或叔丁氧羰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中间体化合物II与保护的间卤苯甲醛发生偶联反应得到R3是保护的甲酰基的中间体化合物N-(3-取代苯基)-6,7-二取代-4-胺基喹唑啉III;或在碱的作用下与间氟苯甲醛发生芳香亲核取代反应—SNAr,得到R3是甲酰基的中间体化合物N-(3-取代苯基)-6,7-二取代-4-胺基喹唑啉III,
其中涉及的化合物III的结构为:
其中R1、R2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R3是甲酰基或保护的甲酰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偶联反应是在金属催化剂和碱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催化剂为醋酸钯、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或氯化钯中的一种或几种与配体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或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中的一种或几种形成的络合物;碱为碳酸钾、叔丁醇钾或甲醇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偶联反应是按下述方法进行:在常压、氮气保护下,将保护的间卤苯甲醛与6,7-二取代喹唑啉-4-胺II溶解在溶剂中,在金属、配体和碱的作用下在25~150℃反应5~24h,反应完全后,过滤除去不溶物,滤液旋干即得到中间体化合物N-(3-取代苯基)-6,7-二取代-4-胺基喹唑啉II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与中间体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0.001:1~0.1:1,配体与中间体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0.01:1~0.5:1,碱与中间体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1:1~10:1。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偶联反应是在反应溶剂为乙二醇二甲醚、甲苯或四氢呋喃中进行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芳香亲核取代反应是在碳酸铯、碳酸钾、醋酸钠或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碱的作用下进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与中间体化合物II的摩尔比为2:1~10:1,反应温度为50~120℃,反应溶剂为甲苯或二甲基甲酰胺。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体化合物II是通过化合物I与甲酰胺或醋酸甲脒反应合成的,
其中R1与权利要求1中的定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9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藻寡糖在制备水果保鲜剂的应用及其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排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