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心悸的生地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99998.3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8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良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12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心悸 生地黄 中药 汤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悸的生地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悸属中医学“惊悸”和“怔忡”范畴,临床特征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本病病情复杂,常因情志因素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因惊恐而引起的心悸称之惊悸;心悸较严重,呈经常性发作者称为怔忡。西医的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贫血、甲亢、神经官能症等出现心悸为主证时,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临床主要症状为心悸,以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特征。常兼见胸部不适、失眠、眩晕、短气乏力和神疲懒言等症。脉象一般有异常变化,常见有迟脉、数脉、疾脉、促脉、结脉、代脉、涩脉、细脉等。一般常有受惊恐病史,或者外邪侵袭以及各种脏腑病变史,如痹证、喘证、虚证等。除惊悸外,多有一个慢性的发展过程。发作时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自觉心胸不适,翳闷或心跳觉短暂停顿感,中医药具有药性平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在作为心悸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理想持久,并无毒无副作用,成本低的治疗心悸的生地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治疗心悸的生地黄中药汤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生地黄200-300份、知母140-180份、玄参140-180份、茯神140-180份、茯苓140-180份、三七30-90份。
所述的治疗心悸的生地黄中药汤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
生地黄250份、知母160份、玄参160份、茯神160份、茯苓160份、三七60份。
所述的治疗心悸的生地黄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生地黄250份、知母160份、玄参160份、茯神160份、茯苓160份、三七6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
用法与用量:口服,本发明药物每次150ml-200ml,每日2次,饭后半小时,一周为1个疗程。
本发明的中药原料中,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玄参: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解毒散结、滋阴生津;茯神:平、甘、淡,入心经、肺经、脾经、膀胱经,养心安神、利水消肿、补虚治劳,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三七:甘、微苦、温,归心、肝、脾经,化瘀止血、消肿止痛;诸药共奏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之功,本发明的中药汤剂对阴虚火旺型心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缓解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有显著疗效,本药物突出的效果是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中药原料:生地黄250份、知母160份、玄参160份、茯神160份、茯苓160份、三七60份。
制法:将生地黄250份、知母160份、玄参160份、茯神160份、茯苓160份、三七6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
实施例2:
中药原料:生地黄300份、知母180份、玄参180份、茯神180份、茯苓180份、三七90份。
制法:将生地黄300份、知母180份、玄参180份、茯神180份、茯苓180份、三七90份中药干药原料净选、清洗、灭菌、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烘干,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合,加水至药物总量的5倍,浸泡45分钟,加热回流100分钟,滤液,再加水至药物总量的2倍,回流80分钟,后弃渣,制成中药汤剂,按150ml或200ml容器包装。
实施例3:
中药原料:生地黄200份、知母140份、玄参140份、茯神140份、茯苓140份、三七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良,未经李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99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