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视机背光LED灯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0562.1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军;王坚;陈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背光 led 驱动 方法 电路 | ||
1.一种电视机背光LED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根据电视机显示屏的液晶分子的翻转时间,将电视机的场同步信号进行相应的移相延时处理;
S02:将移相延时处理后的所述场同步信号进行倍频处理,得到一频率与所述场同步信号的频率成N倍关系的第一时钟控制信号,所述N为正整数,且大于等于2;
S03:将所述第一时钟控制信号分成N个独立的第二时钟控制信号,且在所述场同步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到来时,将各所述第二时钟控制信号按照相应的时序间隔依次控制电视机的上下排列的N条背光LED灯条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时钟控制信号分成N个独立的第二时钟控制信号,且在所述场同步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将各所述第二时钟控制信号按照所述场同步信号周期的1/N的时序间隔依次控制电视机的上下排列的N条背光LED灯条从上到下依次点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值等于8。
4.一种电视机背光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场同步信号输入端、移相延时电路、倍频电路、脉冲计数分配器、复位电路、N个恒流驱动器及N条背光LED灯条,所述N条背光LED灯条上下排列于电视机的显示屏下面,所述N为正整数,且大于等于2;其中:
所述场同步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电视机的场同步信号;
所述移相延时电路,用于根据电视机显示屏的液晶分子的翻转时间,将电视机的所述场同步信号进行相应的移相延时处理;
所述倍频电路,用于将移相延时处理后的所述场同步信号进行倍频处理,得到一频率与所述场同步信号的频率成N倍关系的第一时钟控制信号;
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钟控制信号分成N个独立的第二时钟控制信号,且将各所述第二时钟控制信号按照相应的时序间隔依次输出至N个所述恒流驱动器,以控制电视机的上下排列的所述N条背光LED灯条依次点亮;
所述复位电路,用于在所述场同步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到来时,对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进行复位,使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的工作与所述场同步信号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具体用于:
在所述场同步信号的上升沿到来时,对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进行复位,使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的工作与所述场同步信号同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时钟控制信号分成N个独立的第二时钟控制信号,且在所述复位电路对其进行复位后,将各所述第二时钟控制信号按照所述场同步信号周期的1/N的时序间隔依次输出至N个所述恒流驱动器,以控制电视机的上下排列的所述N条背光LED灯条从上到下依次点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频电路包括锁相环、压控振荡器及N分频器,所述锁相环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其中:
所述锁相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移相延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锁相环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控振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的脉冲输入脚连接,所述N分频器连接于所述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锁相环的第二输入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包括N个脉冲输出脚;所述移相延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场同步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的N个脉冲输出脚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恒流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N个所述恒流驱动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相应的所述背光LED灯条连接,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场同步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复位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脉冲计数分配器的复位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值等于8。
10.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视机背光LED灯的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05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