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NMP查询批量数据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1641.4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曾范娟;谢青松;庄李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梁珣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nmp 查询 批量 数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NMP查询批量数据技术。
背景技术
网管在管理网络设备时,需要从网络设备(具有SNMP协议的网络设备)上查询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展示给用户或用于进一步的数据处理,随着网络应用的规模及复杂性的发展,网管需要从网络设备上查询的数据量急剧增加,同时网管服务器所获取数据的组网场景也变得复杂,从网络设备上查询批量数据,传统的实现方案是利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协议的Get-next操作,每查询一条数据网管服务器均需要与网络设备交互一次。
在实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从网络设备上查询大量的业务数据时,网管服务器每查询一条业务数据就需要与网络设备交互一次,这样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获取完所有的业务数据,耗时长且网管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之间长时间占用SNMP交互通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NMP查询批量数据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的耗时长,长时间占用SNMP交互通道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NMP查询批量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启动批量查询业务数据的命令,所述命令包括:需要批量查询的业务数据的标识;
接收网络设备将数据库内所述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多个数据包后返回的业务数据准备完毕的SNMP Trap命令;
采用SNMP Get依次从网络设备上读取业务数据的多个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有多条业务数据;
所述数据包的最大长度小于8000字节。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SNMP查询批量数据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管服务器发送的启动批量查询业务数据的命令,所述命令包括:需要批量查询的业务数据的标识;
从数据库查询所述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将查询到的所有业务数据打包得到多个数据包,并向网管服务器发送业务数据准备完毕的SNMP Trap命令;
所述数据包均包含多条业务数据,所述数据包的最大长度小于8000字节。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管服务器,所述系统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启动批量查询业务数据的命令,所述命令包括:需要批量查询的业务数据的标识;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将数据库内所述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打包成多个数据包后返回的业务数据准备完毕的SNMP Trap命令;
数据包读取单元,用于采用SNMP Get依次从网络设备上读取业务数据的多个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有多条业务数据;
所述数据包的最大长度小于8000字节。
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管服务器发送的启动批量查询业务数据的命令,所述命令包括:需要批量查询的业务数据的标识;
查询单元,用于从数据库查询所述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
打包单元,用于将查询到的所有业务数据打包得到多个数据包;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打包单元完成打包后,向网管服务器发送业务数据准备完毕的SNMP Trap命令;
所述数据包均包含多条业务数据,所述数据包的最大长度小于8000字节。
下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SNMP查询批量数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网管服务器和网络设备;
所述网管服务器,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启动批量查询业务数据的命令,所述命令包括:需要批量查询的业务数据的标识;
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接收网管服务器发送的启动批量查询业务数据的命令,所述命令包括:需要批量查询的业务数据的标识;
从数据库查询所述标识对应的业务数据,将查询到的所有业务数据打包得到多个数据包,然后向网管服务器发送业务数据准备完毕的SNMP Trap命令;
所述数据包均包含多条业务数据,所述数据包的最大长度小于8000字节;
所述网管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所述SNMP Trap命令后,采用SNMP Get依次从网络设备上读取业务数据的多个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有多条业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故障报警模拟测试系统
- 下一篇:液流电池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