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酒后驾驶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01696.5 申请日: 2012-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3507635A 公开(公告)日: 2014-01-15
发明(设计)人: 贺征东 申请(专利权)人: 贺征东
主分类号: B60K28/06 分类号: B60K28/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7000 湖南省娄***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止 酒后 驾驶 装置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酒后驾驶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检测驾驶者的反应速度来防止酒后驾驶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怵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醉酒驾驶或被判刑,所以酒后驾驶很可能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巨大的灾难。

事实上,一旦饮酒,驾驶者的行为意识或多或少失控,这就人们常说的“喝酒壮胆”,更有甚者,烂醉如泥后仍然驾车上路,其安全隐患无疑剧增。目前,对于酒后驾驶,主要是通过法律来约束,包括出动大批警力来抽样检查,以及强化宣传教育,可是收效甚微。

由于很多人即使大量饮酒,看起来也仍然面不改色,所以,目前检测酒驾还主要依靠对呼气和血液酒精浓来判断,这类设备不仅成本高昂、不便携带而且操作繁琐,于是,以这类检测方法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防酒驾的装置都难以得到普及。其实,除饮酒外,驾驶者生病后可能导致身体和情绪不佳,服药后又因为不少药物中含有嗜睡成分,这类驾驶行为的危害不亚于酒驾,预防起来也更加困难。

从本质上分析,无论是饮酒还是生病吃药,之所以容易酿成事故,无非是人们的反应能力受到削弱所致。据研究,正常人在正常状态下的反应速度在0.15秒至0.4秒之间,但是在没有睡醒或者喝酒后反应时间会大大延长,大约要1秒,前后相差悬殊,这意味着完全可以通过检测反应时间来判断是否适宜驾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有效、廉价、便捷的能够检测驾驶者的反应速度,并能在检测结果不佳的情况下防止驾驶者驾驶机动车的装置和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通过检测驾驶者的反应速度来防止状态不宜的驾车行为的装置和方法包括:

开关单元,用于采集驾驶者的“置位”和/或“复位”动作;

安全单元,用于判断驾驶者是否有权限操纵机动车;

提示单元,用于为驾驶者提供必要的指示、提示、警示; 

驱动单元,用于为机动车提供电气化的驱动和控制;

检测算法,用于实现对驾驶者的反应速度的检测;

控制策略,用于为机动车提供合理的驱动和控制;

控制单元,用于监控相关外围设备,执行状态检测算法和控制策略。

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轻触开关、旋钮开关、触摸开关以及基于触摸屏的图形开关。

优选的,所述安全单元包括:射频车锁、机械车锁、电子车锁。

优选的,所述提示单元包括:扬声器、LED指示灯、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马达驱动器、点火驱动器、油路驱动器。

优选的,所述检测算法包括:当检测到开关单元被“置位”时,立即开启一段随机时长的延时,延时完毕后立即在提示器上提示驾驶者执行“复位”操作;

当检测到开关单元被“复位”即可得出“置位”的总时间,若小于随机延时长度则表明检测失败,若大于随机延时长度则表明检测成功;

若大于随机延时长度且超出的时间长度不在合理的人体反应时间范围内则表明检测成功但无效,而处在合理的人体反应时间范围内则表明检测成功且有效;

并且所述的检测成功、失败、有效、无效均为连续一定次数检测所得一致的结果。

优选的,所述控制策略包括:在发动机停止状态下,若检测有效,则控制驱动单元提供发动机启动的必要条件。

优选的,所述控制策略包括:在发动机启动状态下,若检测失败,则控制驱动单元提供发动机停止的必要条件。

优选的,所述控制策略包括:如果发动机连续启动时间累计超过一定时长,则通过提示单元提示驾驶者重新检测,超时未检测或者检测无效则控制驱动单元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独立和共用的微控制器和微电脑。

该发明以低廉的成本、便捷的操作、广泛的适用、有效地杜绝了饮酒乃至身体和精神状态不适的危险驾驶行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硬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的时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策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征东,未经贺征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1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