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461.8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彻;山本武士;泽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日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动力 转向 装置 | ||
1.一种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支承固定在车体或者固定于车体的部分上;
旋转轴,相对于上述壳体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具有与用于向转向轮施加转向角的机构连接的前端部、和与转向盘连接的后端部;
蜗轮,在上述壳体的内侧同心地被支承固定在上述旋转轴的一部分上,与上述旋转轴一起旋转;
蜗杆,具有包括基端部和设置在轴方向中间部的蜗杆齿的蜗杆轴,在使上述蜗杆齿与上述蜗轮啮合的状态下,该蜗杆相对于上述壳体旋转自如地被支承;
旋转驱动上述蜗杆的电动马达,具有支承固定于上述壳体的马达外壳、包括能够传递转矩地与上述蜗杆轴的基端部结合的前端部的输出轴、将上述输出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马达外壳的内侧的一对单列型球轴承,
上述一对单列型球轴承的每一个,在上述马达外壳的内侧具有以限制从上述蜗杆离开的方向的变位的状态被支承的外圈,在上述输出轴的一部分上具有以限制接近上述蜗杆的方向的变位的状态被外嵌的内圈,
上述蜗杆轴的基端部,具有基端面和卡合孔,该卡合孔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在上述基端面上开口并且具有内端面,上述输出轴的前端部具有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的杆状部件,该杆状部件与上述卡合孔卡合且具有前端面,
在上述卡合孔的内端面与上述卡合杆部的前端面之间,以在轴方向被弹性地压缩的状态夹持有具有轴方向的弹力的弹性部件,通过对上述输出轴施加从上述蜗杆离开的方向的弹力,对上述一对单列型球轴承施加并列组合型的接触角以及预负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合孔为花键孔,上述杆状部件为花键轴,通过这些花键孔与花键轴卡合,在上述输出轴的前端部与上述蜗杆轴的基端部之间形成花键卡合部,由上述蜗轮与上述蜗杆的啮合部传递的转矩变得最大,从上述啮合部向上述蜗杆施加的径向方向的反力变得最大,由此向上述花键卡合部施加的径向负荷变得最大,从而与对于上述花键卡合部向轴方向变位的摩擦阻力变得最大的状态下的该摩擦阻力的值相比,上述弹性部件所施加的上述弹力的值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圈中的至少一方,经由能够扩缩轴方向的厚度尺寸的环状的板簧,与设置于上述马达外壳的一部分的内周面侧台阶面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圈中的至少一方,经由从厚度尺寸相互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垫板中选择的一个垫板,与设置于上述马达外壳的一部分的内周面侧台阶面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蜗杆轴的基端部,通过4点接触型球轴承能够进行轴方向的变位地支承于上述壳体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上述4点接触型球轴承的内圈的轴方向两端面与固定于上述蜗杆轴的部分之间分别夹持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具有能够弹性地扩缩轴方向尺寸的方向的弹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夹持在上述卡合孔的内端面与上述卡合杆部的前端面之间的上述弹性部件为压缩螺旋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夹持在上述卡合孔的内端面与上述卡合杆部的前端面之间的上述弹性部件为圆柱状的橡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4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压缩机的方法
- 下一篇:附着成型挤出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