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捆包机送退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688.2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建发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B65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机 送退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捆包带来捆束物品的捆包机,尤指一种用以带动捆包带前送与拉回的捆包机送退带机构。
背景技术
图10显示一种习用的捆包机送退带机构90,其包含一进带马达91与一退带马达93。进带马达91可带动进带轮911,使得储带箱内的捆包带92送出以捆束物品;而退带马达93可带动退带轮931用以拉回捆包带92,使得捆包带92得以捆束物品。再者,透过第一传感器94计算进带轮911的转动圈数及第二传感器95计算退带轮931的转动圈数,使得捆包所耗用的捆包带92长度可被测得,因而,可精确地进行补带与供带。然而,该送退带机构90需要使用两个马达(即进带马达91与退带马达93),造成耗用较多的电力;此外,捆包带92与进带轮911及退带轮931为点接触,捆包带92被夹紧力度不够,造成捆包带92在退带过程中受容易打滑,不能有效束紧物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捆包机送退带机构,其用来使捆包机的捆包带作前送与后退动作,而且在退带过程中,捆包带能被确实夹紧而不会打滑,可有效提高捆包带的束紧效果。
本发明的捆包机送退带机构包含安装壁、送退带轮组、拉紧轮组、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一弹簧组、及第二弹簧组。该安装壁上设有一枢轴,该送退带轮组安装在该安装壁上且包含一主动轮及一从动轮用以使穿过该主动轮与该从动轮之间的一捆包带可前进与后退。该拉紧轮组安装在该安装壁上且包含一拉紧主动轮及与该拉紧主动轮邻近的一拉紧从动轮。该第一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该枢轴上使得该第一支臂可绕着该枢轴界定的轴线摆动,该拉紧从动轮安装在第一支臂的第二端上,使得该拉紧从动轮相对拉紧主动轮移动。该第二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该枢轴上使得该第二支臂可绕着该枢轴界定的轴线摆动,该第二支臂的第二端上安装一可转动的转动件,该转动件与一凸轮接触。该第一弹簧组包含一弹簧及一固定件,该固定件穿过该弹簧与该第一支臂,使得该第一弹簧组安装于第一支臂上,该弹簧可偏置该第一支臂使得该拉紧主动轮与该拉紧从动轮之间具有可提供该捆包带穿过的间隙。该第二弹簧组包含一拉紧弹簧及一栓件,该栓件穿过该拉紧弹簧、该第一支臂、及该第二支臂,使得该第二弹簧组安装于该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上。当该凸轮转动时,该第二支臂会摆动以拉动该拉紧从动轮及该第一支臂,使得该拉紧从动轮迫近拉紧主动轮以进一步夹紧该捆包带。
在一实施例中,该安装壁上设置一导带件,该拉紧主动轮位于该导带件的下侧,该拉紧从动轮位于该拉紧主动轮上方且邻进该导带件的底部,该拉紧主动轮位于该送退带轮组的主动轮与该拉紧从动轮之间。
最好,该捆包带与该拉紧主动轮的接触范围超过该拉紧主动轮的一半外周围,该捆包带与该送退带轮组的主动轮的接触范围超过该送退带轮组的主动轮的一半外周围。
关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参照所附图式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一门型捆包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的捆包机送退带机构的立体图,该送退带机构构成图1的捆包机的主机心脏的一部分。
图3显示图2的送退带机构的前视图。
图4显示图2的送退带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显示图4的送退带机构的部份组件分解图。
图6显示图2的送退带机构的第一弹簧组与第一支臂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显示图2的送退带机构的第二弹簧组与第二支臂的组装示意图。
图8显示图7的凸轮与转动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9显示本发明的捆包机送退带机构应用于另一型式捆包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显示一习用捆包机的进退带机构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弓架 11.主机心脏
12.上梁 121.下梁
13.带道 131.弓架带道
15.伸缩件 16.机架
17.张力储带机构 18.捆包带
200.基座 201.安装壁
203.座板 21.齿轮传动组
22.导带件 24.熔接作业区
25.输送机 26.物品
3.送退带机构 30.送退带轮组
31.主马达 32.主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建发,未经赖建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性能的后处理表面开纤机
- 下一篇:一种长焦距大相对孔径变焦距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