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移动终端大屏触屏单手操作的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726.4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9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雷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 | 分类号: | G06F3/0481;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功能设置单元 单手操作 触屏 大屏 排布 调整移动 应用图标 终端界面 优化 选项 单手操控 调整单元 界面调整 设置应用 使用习惯 用户界面 用户提供 用户体验 图标 应用图 操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移动终端大屏触屏单手操作的系统,包括功能设置单元和用户界面调整单元,功能设置单元用于为用户提供调整移动终端界面应用图标排布的设置选项;界面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功能设置单元的设置选项,来调整移动终端界面应用图标的排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优化移动终端大屏触屏单手操作的系统以及移动终端。本发明能够让用户在操控移动终端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使用习惯开启优化功能,设置应用图标排布区域的位置、大小等,既能使应用图标区域在易于单手操控的范围内,又方便了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优化大屏触屏移动终端单手操作体验的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屏触控手机已经非常普及,配备4寸以上屏幕的手机市场上已经不少,5寸屏幕的手机也已经出现,而且手机屏幕尺寸有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手机屏幕的增大,在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给用户的操作带来新的问题。用户使用触屏手机时,单手操作是一种比较方便并且高效的方式,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4寸以上屏幕的手机,在单手操作时,就会有一部分区域,超出手指可达的触控范围,需要双手才能完成操作,降低了操作效率,而且操作时拇指根部也很容易接触到屏幕,引起误操作,这两类问题在大屏触控手机上表现的尤其突出,严重的影响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让应用图标排布区域在易于单手触控的范围内的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优化移动终端大屏触屏单手操作的系统,包括功能设置单元和用户界面调整单元:
功能设置单元:用于为用户提供调整移动终端界面应用图标排布的设置选项;
界面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功能设置单元的设置选项,来调整移动终端界面应用图标的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设置单元包括单手操作优化功能开闭模块,用于开启或关闭移动终端的单手操作优化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设置单元包括左右手操控设置模块,用于提供将应用图标的排布区域设置在用户界面的左侧或右侧的选项。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设置单元包括应用图标排布区域大小设置模块,用于提供调整应用图标排布区域大小的选项。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设置单元包括应用图标溢出设置模块,用于提供在应用图标布满区域时选择分页排布或者缩小应用图标的选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优化移动终端大屏触屏单手操作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移动终端大触控屏单手操作的方法,包括:
为用户提供用于单手操作优化的一个或多个应用图标排布的设置选项;
启用单手操作优化功能时,根据所述设置选项,确定移动终端界面上应用图标的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单手操作优化功能固定为启用状态;
或者:
还为用户提供一开闭选项,所述开闭选项打开时,启用单手操作优化功能,否则关闭单手操作优化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选项包括:左右手操作选项,可设置为左手操作或右手操作,且相应设置有适于左手操作的第一排布区域和适于右手操作的第二排布区域;
启用所述单手操作优化功能时,如所述左右手操作选项被设置为左手操作,将应用图标排布在所述第一排布区域,如所述左右手操作选项被设置为右手操作,将应用图标排布在所述第二排布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选项包括:区域大小选项,可设置为对应不同区域大小的取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弧焊接系统以及电弧焊接方法
- 下一篇:车辆用车轮制造用的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