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输出电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02750.8 申请日: 2012-06-15
公开(公告)号: CN102841625A 公开(公告)日: 2012-12-26
发明(设计)人: 佐野公一;福山裕之;野坂秀之;中村诚;村田浩一;十林正俊;土屋英祐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5F1/56 分类号: G05F1/56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倪斌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信号 输出 电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信号输出电路(10),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缓冲器(11)、产生控制电路(13)、控制电压产生电路(14)和输出电路(15),各自使用npn晶体管,

其中所述输入缓冲器(11)从外部接收用于命令将输出电路(15)的状态切换至禁用关断状态和启用关断状态之一的单相切换指令信号(10S),并且将单相切换指令信号(10S)转换为由彼此反相的两个信号构成的差分切换指令信号(11S),并输出差分切换指令信号(11S),

所述产生控制电路(13)基于差分切换指令信号(11S),输出产生控制信号(13S),所述产生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在控制电压产生电路(14)中控制电压(VCS)的产生,

所述控制电压产生电路(14)基于产生控制信号(13S)输出控制电压(VCS),根据单相切换指令信号(10S)的逻辑改变控制电压(VCS)的值,以及

所述输出电路(15)从外部接收差分输入信号(IN),对差分输入信号(IN)进行阻抗转换来输出差分输出信号(OUT),并且基于控制电压(VCS)在差分输入信号(IN)的禁用关断状态和启用关断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产生控制电路(13)包括:

第一npn晶体管(Q31),具有与高电势侧的第一电源电势(VCC)相连的集电极和基极;

第二npn晶体管(Q32),具有:基极,接收差分切换指令信号(11S)中与单相切换指令信号(10S)同相的信号;集电极,与第一npn晶体管(Q31)的发射极相连;以及发射极,经由第一电阻器(R31)与低电势侧的第二电源电势(VEE)相连;

第三npn晶体管(Q33),具有:基极,接收差分切换指令信号(11S)中与单相切换指令信号(10S)反相的信号;发射极,与第二npn晶体管(Q32)的发射极相连;以及集电极,从所述集电极输出产生控制信号(13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压产生电路(14)包括:

第四npn晶体管(Q41),具有接收产生控制信号(13S)的基极和集电极,并且所述基极和集电极经由第二电阻器(R41)与高电势侧的第一电源电势(VCC)相连;

第五npn晶体管(Q42),具有与第四npn晶体管(Q41)的发射极相连的基极和集电极,以及经由第三电阻器(R42)与低电势侧的第二电源电势(VEE)相连的发射极;

第六npn晶体管(Q43),具有与第一电源电势(VCC)相连的基极和集电极;以及

第七npn晶体管(Q44),具有:基极,接收产生控制信号(13S);集电极,与第六npn晶体管(Q43)的发射极相连;以及发射极,经由第四电阻器(R43)与第二电源电势(VEE)相连,从所述发射极输出控制电压(VC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压产生电路(114)包括:

第四npn晶体管(Q141),具有:集电极,接收产生控制信号(13S);以及发射极,与低电势侧的第二电源电势(VEE)相连;

第二电阻器(R141),具有与第四npn晶体管(Q141)的集电极相连的一端以及与高电势侧的第一电源电势(VCC)相连的另一端;

电容器(C),具有与第四npn晶体管(Q141)的集电极相连的一端以及与第四npn晶体管(Q141)的基极相连的另一端;

第五npn晶体管(Q142),具有:基极,接收产生控制信号(13S);以及集电极,与第一电源电势(VCC)相连;

第六npn晶体管(Q143),具有:基极和集电极,与第四npn晶体管(Q141)的基极相连,并经由第三电阻器(R142)与第五npn晶体管(Q142)的发射极相连;以及发射极,经由第四电阻器(R143)与第二电源电势(VEE)相连;以及

第五电阻器(R144),具有与第五npn晶体管(Q142)的发射极相连的一端以及从中输出控制电压(VCS)的另一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7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