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硬塑料异型材共挤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2928.9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9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2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硬 塑料 异型 挤出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挤出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涉及到一种软硬塑料异型材共挤出模具设计与制造。
背景技术
现代塑料制品生产已从单一材料逐步向复合材料方向发展,迄今已发展到塑料与橡胶、与金属材料、与木材、与纤维、与无机材料或多种塑料复合等,复合成型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和家具等行业。
塑料共挤出加工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的一种挤塑复合成型技术,它已经成为当代最先进的塑料成型加工方法之一。塑料共挤出工艺是使用数台挤出机分别供给不同的熔融料流,料流在一个复合机头内汇合共挤出从而得到多层复合制品。它能够使多层具有不同特性的物料在挤出过程中彼此复合在一起,使制品兼有几种不同材料的优良特性,在特性上进行互补,从而得到有特殊要求的性能和外观,如防氧化、防潮、保湿性、热成型和热粘合能力,以及强度、刚度、硬度等力学性能。这些具有综合性能的多层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此外,它可以大幅度降低制品成本、简化流程、减少设备投资,复合过程不用溶剂、很少产生三废物质。因此共挤出技术已被用于复合薄膜、板材、管材、异型材和电线电缆的生产。
异型材共挤出的目的主要是将不同性质的塑料挤到同一型材的不同部位,从而赋予型材特殊功能或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使产品多样化或多功能化,以提高产品档次并降低成本。
异型材共挤出按挤出材质不同可以分为同种材质共挤、异种材质共挤以及软硬共挤。本发明就属于是后者,见附图1,是硬质聚氯乙烯和软质聚氯乙稀复合挤出,硬质聚氯乙烯是复杂中空异型主材,软质聚氯乙稀异型材是辅材,用于密封。
由于在共挤模中存在两种熔体,其各自的黏度、流速和压力均不相同,容易形成熔合界面不规则和不均匀;塑料异型材共挤模的分流锥形状不规则,其内部结构比一般共挤要复杂些,界面熔合难以控制,因此界面熔合均匀和稳定是软硬共挤出模具结构设计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软硬塑料异型材共挤出模具,能够将软、硬塑料挤到同一型材的不同部位,两种塑料的熔合界面稳定和均匀,并且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硬塑料异型材共挤出模具,依次设有模头板A、模头板B、模头板C、压缩板、分流板A、分流板B、连接头,所述模头板A、模头板B、模头板C、压缩板、分流板A、分流板B和连接头的空腔构成物料进出的通道,该通道内设置有型芯和镶件,所述连接头上开有硬塑料供料口,所述模头板B上开有软塑料供料口;所述通道包括硬塑料通道与软塑料通道,所述硬塑料通道与软塑料通道在模头板A内汇流,所述汇流处为共挤料汇流处,该共挤料汇流处距模头板A的复合塑料出料口5-10mm。
所述分流板和分流板内均开有用于装配支撑型芯的键槽。
所述通道内设有分流筋。
所述压缩板上通道的入口尺寸比出口尺寸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计制造的新型软硬塑料共挤出模具,可以实现两台挤出机分别供给软塑料和硬塑料,料流在一个模具内汇合共挤出从而得到软硬复合制品。本发明提供的软硬塑料异型材共挤出模具能够使两种具有不同特性的塑料(PVC)在挤出过程中彼此复合在一起,两种塑料的熔合界面稳定和均匀,使制品兼有两种不同PVC的优良特性,在特性上进行互补;可以大幅度降低制品成本、简化流程、减少设备投资,复合过程不用溶剂、很少产生三废物质。采用该模具制备的主型材(即本发明模具制造的产品的硬塑料部分)用来制作门窗,不但隔热、保温、节约能源,还节约木材、钢材,是国家大力推广型材,辅材防潮、密封。
附图说明
图1软硬塑料异型材截面图,1-硬塑料 2-软塑料。
图2软硬塑料异型材共挤出模具的结构简图,其中 14-硬塑料出料口,15-软塑料出料口,12-软塑料通道。
图3是软硬塑料异型材共挤出模具的剖视图,其中1-模头板A,2-模头板B 3-模头板C,4-压缩板,5-分流板A,6-分流板B,7-连接头,8-型芯,9-镶件,10-软塑料供料口,11-硬塑料供料口。
图4模头板B的主视图,其中10-软塑料供料口,12-软塑料通道。
图5模头板B的左视图,其中10-软塑料供料口,12-软塑料通道。
图6是图4的A-A向剖视图,其中12-软塑料通道。
图7模头板A的主视图。
图8是模头板A的左视图。
图9是图7的A-A向剖视图,12-软塑料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2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形成空心纤维和空心纤维束的方法
- 下一篇:带活动旋转机构的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