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硅化物层和闪存的存储单元栅电极的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3742.5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5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禹国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H01L21/28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硅 化物层 闪存 存储 单元 电极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硅化物层的形成方法,以及一种闪存的存储单元栅电极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金属硅化物(salicide)不仅具有电阻低、与硅之间的接触电阻低、与硅之间的附着能力强、以及与硅的接触界面应力小等优点,金属硅化物已作为半导体器件接触点、电极或导线被广泛应用;而且在半导体器件中采用金属硅化物时,还能够缩短半导体器件的RC延迟时间。
现有技术以所述金属硅化物层作为闪存的存储单元栅电极时,所述闪存的存储单元栅电极的形成方法,请参考图1至图4,包括:
请参考图1,提供半导体衬底10,以及位于半导体衬底10上的若干闪存的存储单元11,所述若干存储单元11由隔离层12相互隔离,所述存储单元11包括:浮栅层13、以及位于浮栅层13上的控制栅层14,所述控制栅层14的顶部与隔离层12的表面齐平。
所述浮栅层13和控制栅层14之间通过层间介质层15相互隔离,所述层间介质层15为氧化硅-氮化硅-氧化硅的叠层结构;所述浮栅层13与半导体衬底10之间通过绝缘层16相互隔离;所述控制栅层14和浮栅层13的材料为多晶硅。
请参考图2,在所述控制栅层14和隔离层12表面形成金属层17。
所述金属层17的材料为镍或钴,所述金属层17的形成工艺为物理气相沉工艺。
请参考图3,进行热退火,使所述金属层17(如图2)与控制栅层14反应,在所述控制栅层14表面形成金属硅化物层18,所述金属硅化物层18的顶部与隔离层12的表面齐平。
需要说明的是,形成所述金属硅化物层18后,所述金属硅化物层18表面具有剩余的金属层17a。
请参考图4,去除所述金属硅化物层18表面剩余的金属层17a(如图3)。
然而,现有技术以金属硅化物层作为闪存的存储单元栅电极时,所述金属硅化物层的厚度较薄,无法满足闪存的技术要求。
更多金属硅化物层的形成方法,请参考专利号为US 7238611B2的美国专利文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硅化物层的形成方法,以及一种闪存的存储单元栅电极的形成方法,使所形成的金属硅化物层的厚度较厚,从而满足以金属硅化物层作为闪存的存储单元栅电极时的技术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硅化物层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的第一硅层;在所述第一硅层表面形成金属层;在所述金属层表面形成第二硅层;进行热退火,使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第一硅层和第二硅层反应,形成金属硅化物层;去除所述金属硅化物层表面的第二硅层。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镍或钴,厚度为20~100纳米。
可选地,所述第一硅层的厚度为20~100纳米。
可选地,所述第二硅层的厚度为20~100纳米。
可选地,所述热退火的时间为0.1毫秒~120秒,温度为200~900℃,保护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闪存的存储单元栅电极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以及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若干闪存的存储单元,所述若干存储单元由隔离层相互隔离,所述存储单元包括:浮栅层、以及位于浮栅层上的控制栅层,所述控制栅层的顶部与隔离层的表面齐平;去除部分控制栅层,使所述控制栅层的顶部低于所述隔离层的表面;在去除部分控制栅层后,在所述控制栅层表面形成金属层;在所述金属层和隔离层表面形成多晶硅层;进行热退火,使所述金属层与控制栅层和多晶硅层反应,在所述控制栅层表面形成金属硅化物层,所述金属硅化物层的顶部与所述隔离层的表面齐平;去除所述金属硅化物层表面的多晶硅层。
可选地,所述多晶硅层的厚度为20~100纳米,形成工艺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或物理气相沉积工艺。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20~100纳米,材料为镍或钴,形成工艺为化学液相沉积工艺。
可选地,当所述金属层的材料为镍时,所述化学液相沉积工艺的反应溶液为NiSO4溶液、以及(NH4)2SO4、NH4F和C6H5Na3O7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所述NiSO4在反应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1~1mol/L,所述反应溶液的PH值为8~10,沉积时间为30秒~3000秒,沉积温度为0~90℃。
可选地,所述热退火工艺为快速热退火、尖峰热退火或激光热退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37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电铁塔用耐低温冲击角钢
- 下一篇:一种弱碱性水基电路板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