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ET发纹膜的制备成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4191.4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7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9/04 | 分类号: | B29C59/04;B29C37/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et 发纹膜 制备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ET发纹膜的制备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生产工艺是:利用机械方式在PET膜表面摩擦刻丝,从而形成PET拉丝膜。然而,这种传统生产方式,PET拉丝膜上纹理的形状难以控制,而且在PET膜表面摩擦刻丝时,会出现PET表面的膜屑难以清理干净的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PET发纹膜的制备成型工艺,本发明可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在PET膜表面摩擦刻丝时产生的碎屑难以清理干净的问题。本工艺制得的PET发纹膜具有凹凸有致的立体效果,可作为高仿真不锈钢膜在家电制造领域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ET发纹膜的制备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PET膜的正面涂布一层无溶剂UV胶;
步骤二、将涂布无溶剂UV胶后的PET膜经过发纹模具辊和胶辊的作用力点,使所述发纹模具辊对PET膜正面的无溶剂UV胶层进行挤压,挤压的同时对无溶剂UV胶层进行UV固化处理,发纹模具辊上制有凹凸有致的纹理,从而将发纹模具辊上的纹理压在无溶剂UV胶层上,待无溶剂UV胶层达到脱模硬度要求时进行脱模,脱模后继续对无溶剂UV胶层进行UV固化处理,最终形成PET发纹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所述PET膜的厚度为20~100um,宽度为800~1500mm,表面张力在54dyn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无溶剂UV胶的粘度为500~1500mPa.s。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在PET膜的正面涂布的这一层无溶剂UV胶的胶层厚度为3~20u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发纹模具辊为金属材质,其内设置有水循环冷却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发纹模具辊与胶辊的作用力点的压力为9.8~39.2N。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了与传统技术完全不同的生产工艺,将传统生产工艺中的在PET基膜上摩擦刻丝的方式改为:先在PET基膜上涂布无溶剂UV胶层,再利用发纹模具辊对无溶剂UV胶层进行挤压,从而将发纹模具辊上的纹理压在无溶剂UV胶层上(在无溶剂UV胶层上形成凹凸有致的纹理),最终形成PET发纹膜,该PET发纹膜具有凹凸有致的立体效果,可作为高仿真不锈钢膜在家电制造领域使用。而且,本发明可通过制作不同花纹(纹理)的发纹模具辊,制得不同花型及纹理的产品,工艺操作方便,成型花纹一致性控制容易、精度高,克服了以往机械摩擦刻丝工艺中纹理控制难、碎屑清理难及花纹单一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PET发纹膜的制备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厚20~100um、宽800~1500mm的PET膜(PET原膜)正面涂布一层厚3~20um的无溶剂UV胶(即无溶剂型紫外光固化胶,其粘度最好在500~1500mPa.s之间),从而在PET膜正面形成无溶剂UV胶层。所述PET膜的表面张力最好在54dyn以上。
步骤二、将涂布无溶剂UV胶后的PET膜经过发纹模具辊和胶辊的作用力点,使所述发纹模具辊对PET膜正面的无溶剂UV胶层进行挤压,挤压的同时对无溶剂UV胶层进行UV固化处理。发纹模具辊上制有凹凸有致的纹理,从而将发纹模具辊上的纹理压在无溶剂UV胶层上(在无溶剂UV胶层上形成细致的发丝纹理),待无溶剂UV胶层达到脱模硬度要求时进行脱模(即:将PET膜从发纹模具辊上分离下来),脱模后继续对无溶剂UV胶层进行UV固化处理,使无溶剂UV胶层达到产品要求的硬度,最终得到PET发纹膜,得到的PET发纹膜上的发丝纹理与真正不锈钢拉丝板的发丝纹理非常接近。
所述发纹模具辊为金属材质,其内设置有水循环冷却系统,水温控制在25℃以下。发纹模具辊与胶辊的作用力点的压力为9.8~39.2N。
申请人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分别利用厚度为30um、31um和32um的PET原膜制备出了三张PET发纹膜,这三张PET发纹膜的性能检测结果见下表:
上表中,对于产品“耐热性”的检测方法为:将试片放入150℃高温箱内,放置1小时,试验完后与试验前试片比较色差,受热前后ΔE≤1.0。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1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