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的压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4341.1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培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9/06 | 分类号: | D05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缝纫机的压脚结构,尤指一种避免布面车缝后产生皱折,保持良好缝线质量的压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缝纫机的压脚结构,其压脚压制布面的压力大多为一定,因此压掣厚度不同的布面或材质不同的弹性布料及网纱布料时,其压脚的压制力无法获得适当的调整。由于压脚无法适当地调整压制力而予以定位布面,故布面张力经常过大或过小,使送布爪无法确实的拉引布面向前,故在车缝后,布面经常产生不平整且皱折的现象,造成缝线质量不佳。
为了有效地调整压布脚的压布力量,目前开发出一种可同轴释放线压机构及压布脚压力控制机构的缝纫机,如中国台湾第447534号专利,其揭露一种缝纫机线压机构及压布脚压力控制机构,该专利于缝线张力调整装置的控制轴设成可沿压制或释放缝线张力方向水平移动的形态,以达到可同时释放或压制缝线压力的目的;而于控制轴的末端另设有线压释放装置,使布脚动作同时直接连动控制轴及缝线张力调整装置,以此释放或回复压向各缝线的张力。
上述专利中,用以使整体控制缝线张力机构配合缝线压力释放的为一复杂的结构,不但制作不易,且整体架构成本极高,实有待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压脚结构,其避免布面车缝后产生皱折,以保持良好的车缝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压脚结构,其通过弹性压片来调整用以压掣厚度不同的布面或材质不同的弹性布料及网纱布料的压掣力,以维持适当的压力而对布面予以压制定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压脚结构,缝纫机的的压脚结构的结构简单且制作容易,不但可以降低产品的整体成本,且具有良好的缝线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的压脚结构,包括:
一压脚台,包含一固定座及自该固定座的底面向前延伸的一主压板;以及
一弹性压片,沿着该主压板而纵向延伸,该弹性压片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及一自由端,该固定端结合在该压脚台上,该自由端则是设置在该主压板的底面而呈自由状态。
进一步地,其中该固定端结合在该主压板上。
进一步地,其中该主压板的前端延伸有一弯折部,该固定端结合在该弯折部上。
进一步地,其中该弯折部具有向外延伸的一斜块,该斜块设有一结合孔,该弹性压片具有朝该斜块方向弯折延伸的一扣合部,该扣合部设有一穿孔,该扣合部扣挂在该斜块上,该穿孔则是对应设置在该结合孔处。
进一步地,其中该固定端结合在该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其中该固定端结合在该固定座的后方,该自由端则是朝该主压板方向而向前延伸。
进一步地,其中该压脚台还包括至少一活动压板,该至少一活动压板设置在该主压板的侧边。
进一步地,其中该压脚台包括一对活动压板,该对活动压板对称设置在该主压板的二侧边。
进一步地,其中该活动压板的底面低于该主压板的底面。
进一步地,其中该主压板设有一针孔,该弹性压片至少延伸至该针孔位置而贴合该针孔,该弹性压片对应该主压板的针孔位置而开设有至少一穿槽。
本发明缝纫机的压脚结构的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其主要是将弹性压片结合在压脚台上,并使纵向延伸至主压板的底面而呈自由状态,待车缝布被送入主压板底面时,弹性压片即压掣并予以待车缝布,以利于进行车缝;由于弹性压片可平抵在待车缝布上,故不致施加过多的压力在待车缝布上,以此车缝出质量良好的车缝线;再者,由于弹性压片受压掣后会与活动压板成一平面,以此平均压掣力,维持待车缝布良好的定位,更增加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缝纫机的压脚结构一实施例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之一;
图 2是本发明缝纫机的压脚结构一实施例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缝纫机的压脚结构一实施例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一;
图 4是本发明缝纫机的压脚结构一实施例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二;
图 5是本发明缝纫机的压脚结构的压掣示意图;
图 6是本发明缝纫机的压脚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图 7是本发明本缝纫机的压脚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 8是本发明本缝纫机的压脚台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9是为本发明缝纫机的压脚台的又一实施方式。
图中,1、1a…压脚结构,2…压脚杆;
3…待车缝布, 4…车台平面;
5…车缝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元相变余热锅炉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氯化物镀锌后代铬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