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整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4612.3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江俊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38 | 分类号: | F16M11/38;F16M11/16;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调整支撑装置,尤指一种可收折的可调整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装置多利用支撑装置固定或放置于其他物体上,例如将一萤幕固定于一支撑装置上,再放置于桌上。为了增加使用者使用上的方便性,该支撑装置通常采用高度、角度可调整的设计,实际操作上为兼顾收纳的方便性,多利用多根支架枢接形成。使用时,使用者可将支架展开至所需的高度、角度,以使设置其上的萤幕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收纳时,使用者将支架收折以尽可能地缩小占用的空间,以便于收纳。为便于使用者调整支架的展开状态,相邻支架于其枢接处的相对旋转多未限制,然而,使用者实际于调整支架的展开状态(主要是旋转各支架)时,相当容易因不当旋转操作引起意外的收折,造成使用者手指不慎被支架夹伤。并且,当使用者因某些原因需以单手实施调整操作时,更易发生不当旋转的情形。针对此问题,目前虽已有可调整支撑装置于各支架枢接处增加具有定位功能的垫片组,但此具有定位功能的垫片组仅是利用干涉结构及紧密组合而增加的摩擦力来抑制使用者不当的旋转,并无法真正防止不当旋转的发生。因此,前述的可调整支撑装置难以有效防止意外的收折,使得因不当旋转引起意外的收折所造成的伤害难以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整支撑装置,利用于枢接处直接设计限位机构以真正地实现防止支架意外的旋转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调整支撑装置,其中,包含:
一枢接装置,包含:
一本体;以及
一旋转限位机构,设置于该本体上,该旋转限位机构包含:
一驱动件;以及
一限位件,与该驱动件连接,该限位件能够被该驱动件驱动以相对于该本体移动;
一第一支撑构件,与该本体枢接并对应该限位件包含一第一旋转限位结构;以及
一第二支撑构件,与该本体枢接并对应该限位件包含一第二旋转限位结构;
其中,该限位件能够同时进入该第一旋转限位结构及该第二旋转限位结构的限位范围内,以限制该第一支撑构件及该第二支撑构件相对于该枢接装置的旋转。
换言之,当该限位件进入该第一旋转限位结构及该第二旋转限位结构的限位范围内,该第一支撑构件及该第二支撑构件仅能根据该第一旋转限位结构及该第二旋转限位结构相对于该枢接装置旋转。因此,藉由设计前述对旋转的限制,该可调整支架装于该限位件完全脱离该第一旋转限位结构及该第二旋转限位结构的限位范围前,可有效防止该第一支撑构件及该第二支撑构件意外的旋转并可避免该第一支撑构件及该第二支撑构件因意外叠合而造成对使用者可能的伤害。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根据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可调整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调整支撑装置的枢接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图1中可调整支撑装置的枢接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可调整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构件的局部爆炸图。
图5为图4中第一支撑构件部分的侧视图。
图6为图1中可调整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图2中第二支撑构件部分的侧视图。
图8为图1中可调整支撑装置的枢接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可调整支撑装置的枢接装置的另一动作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可调整支撑装置的枢接装置的旋转限位动作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可调整支撑装置的连续收折动作图。
图12为图1中可调整支撑装置的另一连续收折动作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可调整支撑装置
12 枢接装置 14 第一支撑构件
16 第二支撑构件 18 基座
122 本体 124 旋转限位机构
126 枢轴 126a 轴向
142 架体 144 固定架
146 致动件 148 滑动机构
150 第一旋转限位结构 162 是上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