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设备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4735.7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邹成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成丰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植物 自动 生产 设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托盘组,该托盘组环绕设置,且该托盘组具有至少一容置空间;
至少一循环传输模块,该循环传输模块穿设该容置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托盘组的该容置空间供容置培养液,而该托盘组于至少一侧处设置有至少一监测装置及至少一补液装置,且该监测装置及该补液装置信息连结有至少一机房控制中心,并该机房控制中心与该循环传输模块信息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机房控制中心设于该循环传输模块一侧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托盘组于至少一侧处设置有至少一照度感测装置,且该托盘组的该容置空间内设置有至少一培养液感测装置,并该照度感测装置及该培养液感测装置与该机房控制中心信息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托盘组设置于一温室内,且该温室包括有至少一灯具及至少一干湿温度感控装置,并该温室与该机房控制中心信息连结,再该温室外一侧处设有至少一作业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托盘组设有一凸出该温室且进入该作业区域的延伸部,并于托盘组侧处设有至少一维修走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循环传输模块进一步包括有复数相连结组构的循环传输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循环传输模块上设置有至少一网状壳体,且该网状壳体于至少一侧处设有至少一可供开启的网状盖体,并该网状壳体内披覆有至少一透水层,而该透水层与该网状盖体包覆有具保水功能的基材。
9.一种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方法为依照下列步骤进行:
(a)依照欲栽种的该植物种类,藉由设于该循环传输模块一侧处的该机房控制中心,信息连结且设定设于该托盘组的该循环传输模块、该补液装置、该培养液感测装置、该监测装置、该照度感测装置的设定值,以及供设置该托盘组的该温室所包含的该灯具和该干湿温度感控装置其设定值;
(b)该循环传输模块开始动作,且于该温室外一侧处的该作业区域,对该托盘组从该温室延伸至该作业区域的该延伸部处栽种该植物,并该植物栽植在设于该循环传输模块上的网状壳体内的基材;
(c)该循环传输模块运送该网状壳体前进进入该温室,而该基材与该托盘组的该容置空间内的该培养液接触;
(d)该循环传输模块运送该网状壳体脱离该托盘组,而该基材脱离该培养液,且该植物藉由该基材所吸附在内的该培养液持续生长;
(e)该循环传输模块运送该网状壳体进入另一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基材与另一该容置空间内的该培养液接触;
(f)该循环传输模块持续循环运送该网状壳体,直到该循环传输模块将该网状壳体沿着该延伸部运送出温室,返回该作业区域;
(g)采收该植物且对该基材进行清理、检视或补充,并重复步骤(a),不断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输送式的植物自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机房控制中心经该监测装置监测该植物生长状况,且依生长状况调整该循环传输模块行进速度、该温室照度和干湿度及该培养液种类和浓度,且可于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种类的该培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成丰,未经邹成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47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富含有机硒笋制品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