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Si3N4陶瓷和42CrMo钢的复合钎料及用其进行钎焊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5245.9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9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贺艳明;王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B23K1/19;B23K1/008;B23K103/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si sub 陶瓷 42 crmo 复合 料及 进行 钎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陶瓷和金属钎焊的复合钎料及用其进行钎焊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先进结构陶瓷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以其耐高温、高强度、超硬度、耐磨损、抗腐蚀以及低热导等独特的优异性能,在国防、能源、航空航天、机械、石化、冶金、电子等行业,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竞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予以研究。
氮化硅陶瓷(Si3N4)是当今工程结构新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陶瓷中Si与N之间是典型的共价键结合,导致Si3N4陶瓷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如低的热膨胀系数、抗氧化、耐高温、耐腐蚀、高的本征强度、硬度、耐磨损、以及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是结构陶瓷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材料之一,也是发展十分迅速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由于Si3N4陶瓷脆性大、延性低、难以变形和切削加工困难。另外,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可导致极小的临界裂纹,增大了陶瓷构件在制作加工中的难度,妨碍了在工程结构上的应用。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但其高温性能、硬度、耐腐蚀性较差。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的要求,合理地把金属和陶瓷结合为一体,即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陶瓷-金属结构件。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两类材料的优点,必须解决陶瓷与金属的连接问题。
目前,活性金属钎焊法由于操作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接头尺寸和形状适应性广等成为连接Si3N4陶瓷与金属的首选方法,各国材料工作者在连接陶瓷的钎料选择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在发展比较成熟的钎料体系主要为Ag-Cu-Ti,该钎料对Si3N4陶瓷显示了良好的润湿能力。然而,由于该钎料与被连接的Si3N4陶瓷之间存在较大的热膨胀系数差异,从钎焊温度冷却至室温过程中,接头内容易产生高的残余应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接头的连接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复合钎料钎焊连接Si3N4陶瓷和42CrMo钢所得到的焊接接头产生的高残余应力,接头强度低的问题,而提供连接Si3N4陶瓷和42CrMo钢的复合钎料及用其进行钎焊的方法。
本发明用于连接Si3N4陶瓷和42CrMo钢的复合钎料由混合粉末和增强相组成;其中混合粉末由质量百分比为60%~75%的Ag粉、20%~35%的Cu粉和3%~6%的Ti粉组成;增强相为占混合粉末体积百分比5%~40%的Mo粉或WC粉。
本发明连接Si3N4陶瓷和42CrMo钢的复合钎料进行钎焊的方法,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一、按质量百分比将60%~75%的Ag粉、20%~35%的Cu粉和3%~6%的Ti粉混合,得到混合粉末;
二、向混合粉末中加入占混合粉末体积百分比5%~40%的增强相,得到粉末A,然后将粉末A放入球磨罐中,以200~300r/min的转速球磨处理1~10h,得到复合钎料;
三、将复合钎料与羟乙基纤维素混合成膏状,在20~100℃温度下烘干成厚度为80~260μm的复合钎料薄片;
四、将Si3N4陶瓷和42CrMo钢的待焊面用丙酮超声清洗30min后取出,自然晾干;
五、将复合钎料薄片装配在清洗后的Si3N4陶瓷和42CrMo钢的待焊面之间,用502胶固定,得到待焊件;
六、将步骤五得到的待焊件置于真空钎焊炉中,在待焊件两端加压至100~160Pa,抽真空至1.0×10-3~3.0×10-3Pa,以10℃/min的加热速度将待焊件升温到300℃,保温30min,然后以10℃/min的速度升温到900℃,保温10min,再以5℃/min的速度降温至300℃,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完成连接Si3N4陶瓷和42CrMo钢的复合钎料进行钎焊的方法;
其中所述增强相为Mo粉或WC粉,步骤二中球料质量比为10︰1;
步骤三中复合钎料与羟乙基纤维素按质量比95﹕5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5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