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辊矫直机辊缝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5712.8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李飞;武军宽;金永春;赵志刚;孙常库;江潇;张鹏程;周娜;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矫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板矫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辊矫直机辊缝。
背景技术
热轧后的板带产品常常会产生各种形状缺陷,为改善板形,减轻残余内应力,必须通过矫直机对带钢的弹塑性变形过程来实现板带平直。矫直技术多用于金属板材加工的后步工序,尤其是精整矫直是从根本上改善板形的最终工序,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质量水平。辊式矫直机广泛应用于矫直各种规格、各种材质的金属板带材,板带连续通过交错排列且转动的辊子,得到多次反复反向的弯曲。如果矫直辊辊缝调整适当,可使轧件不同原始曲率迅速变为均一的曲率,逐渐将轧件矫平,矫直机矫直方案的合理确定,不仅可以有效地矫正轧件,使得轧件平直,板形质量得到改善,而且可以降低设备的承载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矫直设备已经成了精整机组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而辊缝设定则是矫直机最关键的技术。
矫直机的辊缝与带钢厚度、材质存在复杂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关系和非线性因素,人们往往用工业试验的方法确定不同工况下的辊缝,并根据试验结果制定生产操作规程,一般根据规程查表方法来设定运行辊缝参数。目前,在板带矫直生产中,矫直工艺的设定和优化还仍然主要依赖操作工自身经验。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板带自动矫直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提供了一种矫直工艺优化方法,根据矫直力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值进行最小优化处理,修正矫直力理论计算公式中的系数,使矫直力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最为接近,并没有直接给出矫直机辊缝计算模型。目前,国内常规矫直机是上下矫直辊整排倾斜和水平压下调节,很少有单个矫直辊可以进行压下设定的,这给矫直消除残余应力带来了限制条件。上排矫直辊整体倾斜调整的矫直机,为了使带材变形塑区比达到75%以上,入口的压下量大,矫直机载荷大,而且,对应一些规格和强度的钢种,设备能力也很难满足上述要求。现有文献还给出了上排矫直辊整体倾斜压下的矫直机的第i辊的压下计算公式,但是,带钢原始曲率很难确定,很难实际应用。对于整体水平压下式十三辊矫直机的辊缝设定模型,只适用于整体水平压下模式。同时,现有技术给出了五辊矫直机倾斜设定辊缝的计算模型,分别确定入口和出口辊缝,出口辊缝只是给出了一个范围。上述文献给出的只是矫直辊整体式水平或者倾斜压下的辊缝设定计算模型,只是针对消除带钢长度方向曲率而进行设定计算,而不是根据塑性变形区比例要到80%左右来计算,同时,也不适合新型矫直辊可以独立调节辊缝的矫直机的辊缝设定方法。最新矫直机,可以实现矫直辊单独进行压下设定,给矫直机消除带钢残余应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如何进行矫直辊辊缝设定是难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辊矫直机辊缝,适合于矫直辊可以单调进行设定的多辊矫直机的辊缝,能有效消除带钢残余应力,保证板形质量。
一种多辊矫直机辊缝,带钢连续通过上下交错排列的矫直辊,第三矫直辊的辊缝方程如下:
k=1+p-p2/2;
R=E·t·(1-p)/σs;
式中,E为所述带钢的弹性模量,t为所述带钢的厚度、σs为所述带钢的屈服强度,p为所述带钢厚度截面上的塑性变形区比例。
进一步地,所述p为75%-80%。
进一步地,所述多辊矫直辊的第一矫直辊的辊缝S1=S3-2(S3-t)/(n-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5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