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6596.1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7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夏承钢;孙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2D7/00;B60G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驱动 转向 悬架 系统 | ||
1.一种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内电机,其用于驱动车轮旋转;
轮毂单元,其用于支撑车轮和所述轮内电机旋转;
第一转向节,其用于支撑所述轮毂单元,并可绕由第一主销形成的第一主销轴线转动;
弹簧减震器,其用于支撑车轮上下跳动;
下横臂,其用于车轮上下跳动时导向;
第二转向节,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销,并可绕由弹簧减震器上支点和下横臂球铰形成的第二主销轴线转动;
第一转向执行器,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向节转动;以及
第二转向执行器,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向节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销安设在所述第一转向节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向节的前部和所述轮毂单元相固接,所述第一转向节的后部通过所述第一主销和所述第二转向节相连接;以及
所述第二转向节的上部和所述弹簧减震器的下部相固接,所述第二转向节的下部通过下横臂球铰和所述下横臂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向执行器支撑在所述第二转向节上;以及
所述第二转向执行器支撑在车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向执行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销同轴相连接;以及
所述第二转向执行器通过转向摆臂球铰与固接在所述弹簧减震器中部的转向摆臂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向执行器为角度执行器;以及
所述第二转向执行器为线性执行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向执行器可单独实现的车轮转向角范围为±35°;以及
所述第二转向执行器可单独实现的车轮转向角范围为-1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车辆正常行驶时,所述第二转向节被所述第二转向执行器锁止在对应车轮转向角为0°的零位,所述第一转向执行器驱动所述第一转向节带动车轮转向;以及
在车辆进行大转向角转向时,所述第一转向节被所述第一转向执行器锁止在对应车轮转向角为+35°的位置,所述第二转向执行器驱动所述第二转向节带动车轮转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横臂布置在车轮转动和上下跳动所形成的包络体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驱动、转向和悬架系统还包括横向稳定杆,其布置在车轮转动和上下跳动所形成的包络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5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观看者选择的视频对象的增强信息
- 下一篇:煤层气抽放用PE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