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USBTMC协议规范的LED颜色及亮度的检测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6740.1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6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陈运浩;冯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创力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3/46 | 分类号: | G01J3/46;G01J1/00;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usbtmc 协议 规范 led 颜色 亮度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电路板)板子上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颜色、亮度的设备。
背景技术
PCBA板子上都有一些LED灯用来指示一些状态,比如板子工作正常用绿色LED灯指示,出现告警时用红色LED灯指示等等。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不足:
1、由于操作工目测检查,漏检及误检的概率高;
2、采用专业LED检测设备,设备昂贵,专业LED检测设备所附带的的测试命令之间都不兼容,给计算机端的编程带来麻烦;
3、专业摄像设备,设备相当昂贵。
本发明的检测设备采用标准的USBTMC协议,通信命令符合SCPI规范,非常方便集成到上层编程代码,比如Labview,Labwindows,python,VC++等。SCPI命令的易于记忆以及可以通过NI(National Instruments)的MAX(Measurement&Automation Explorer)界面进行通信的特点非常方便现场调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的一些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价格、非常适合集成到功能测试站中的LED检测设备。
测试仪表都需要满足测试方面的规范,比如GPIB接口、USBTMC设备类等,并且都为兼容SCPI语言。这给上层的编程带来方便。
本发明就是要设计兼容SCPI语言、USBTMC设备类的LED检测设备,可实现每个子LED设备的自诊断来检查子LED设备是否存在、是否完好。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USBTMC(Universal Serial Bus Test and Measurement Class)协议规范的LED颜色及亮度检测的检测设备,特征在于:
1、所述检测设备由一个LED检测主板和多个LED检测子板组成,其中检测主板一端与计算机连接,另一端与多个LED检测子板每一个的一端连接,LED检测子板的另一端为一个LED颜色传感器,靠近待测产品;
2、LED检测子板上的颜色传感器,用于精确测量印刷电路板上LED的颜色和亮度;
3、计算机与设备之间通信采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端口;
4、USB通信协议采用USBTMC协议;
5、计算机与设备的命令采用自动测试领域专用的SCPI(Standard Commands for Programmable Instruments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命令格式。
LED检测主板一端为USB端口,用于与计算机通信,另一端为IDC连接头,与24个LED检测子板连接,实现给每个LED检测子板供电以及与LED检测子板的通信。
LED检测子板为LED传感器端,用于检测LED的颜色及亮度,并将检测到的数据提供给检测主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标准USBTMC通信协议。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对应于以下部件:
1:计算机
2:LED检测主板
3:待测产品
A1、A2-A24:LED检测子板
4:控制端口
5:批量数据输出端口
6:批量数据输入端口
7:中断输入端口
8:USBTMC界面
9: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参考图1所示。图中所示的测试系统由4部分组成:计算机、LED检测主板、LED检测子板(一个主板可以最多连接24个子板)和待测产品。
当待测产品的待检测LED数目超出24个时,可以选择多个LED主板及子板来进行检测。
LED检测子板是系统的检测终端设备,为颜色传感器芯片。可见光颜色由R(红色)、G(绿色)和B(蓝色)组成。通过分析LED光的RGB值以及亮度值,就可以辨别LED颜色及亮度。当LED光太强或太弱时,通过调整获取LED光的时间、LED光衰减等操作将获得的RGB值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然后通过分布总线方式将数据提供给LED检测主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创力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伟创力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