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6788.2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鞠清华;邢和平;丘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G18/48;C08K5/12;C08K5/07;C08K5/134;C08K5/24;C08K5/372;C08K5/3475;C08K5/526;C08K5/132;C09K5/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300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热 降温 材料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热降温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冰垫、冰枕等产品在制造时选用的降温材料都是水溶胶的或冰晶沙的,他们都是是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吸收热量的,一旦冰砂发生化学反应消耗完毕,所述冰垫、冰枕就失去了吸热和降温功能,所以,选用冰砂为降温材料而制造的冰垫、冰枕,其吸热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很短,而且,用所述降温材料制造的冰垫、冰枕其表面不平,总是要分成一格格的,因为里面的填充物是会流动的,当表面包装层破损后其填充物会流出,因此,所述冰垫、冰枕在使用过程中不安全。而且,又由于所述填充物是没有弹性的,因此,所述冰垫、冰枕在使用过程中舒适度不好。由于上述原因,一般不选择水溶胶和冰晶沙作为降温材料制造床垫,但选择水溶胶和冰晶沙作为降温材料制造坐垫的较多。而且就制冷效果来讲,第一代产品是水溶胶冰垫,第二代产品是冰晶沙冰垫。上述水溶胶冰垫及冰晶沙冰垫还有一个特性是,无论是水溶胶还是冰晶沙,其化学成分比较多,会随着温度变化起相应的反应。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节省能源、低碳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冰垫、冰枕等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冰垫、冰枕等降温产品的降温效果也要求再加大,而目前的冰垫、冰枕等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这类产品的要求。因此,人们迫切希望一种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降温材料吸热和降温持续的时间短、当表面包装层破损后其填充物会流出、在使用过程中不安全的缺陷,满足人们的愿望和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的市场需求,提供一种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这种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冰凉效果更强,散热性能更好,可广泛应用于冰垫、冰枕、冰席等各种降温新产品上,使人们在炎炎夏日能安稳睡觉,生活更加舒适开心;并提供该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少,在各个生产步骤中不会出现废水、废气和废渣,符合环保要求;该制备方法在各个生产步骤中能耗少,符合节能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在高搅机中充分混合、并通过灌浆机置入成型模具中成型而获得的:
A组分 70~100份
B组分 20~30份
冰凉剂 0.1~0.3份;
所述A组分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备而成:
聚氨酯预聚体 80~100份
增塑剂 0.3~0.5份;
所述B组分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制备而成:
活性氢固化剂 18~19份
增塑剂 18~ 20份
催化剂 0.01~0.2份
紫外光稳定剂 3~5份
热氧稳定剂 7~1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聚氨酯预聚体是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或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二丁酯、二甘醇二苯甲酸酯或三亚乙基二胺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活性氢固化剂是异氰酸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催化剂是异氰酸脂、脂环族异氰酸酯、三乙烯二胺或双(二甲胺基乙基)醚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紫外光稳定剂是二苯甲酮、UV530、苯并三唑、二羟基二苯甲酮或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热氧稳定剂是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或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冰凉剂是水合联氨或水合肼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是冰垫或冰枕。
上述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调配混合:按上述重量份取A组分、B组分和冰凉剂于高搅机中充分混合3~5分钟,即可获得一种吸热降温材料组合物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方振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6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