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7250.3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新;崔世忠;李克兢;蒲丛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D01D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纳米 纤维 喷气 纺成纱 装置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集聚装置(2),集聚装置(2)两侧设有两个喷丝装置(1),两个喷丝装置(1)与高压静电发生器(7)相连,集聚装置(2)下方设有集束器(3),两个喷丝装置(1)位于集聚装置(2)和集束器(3)之间,沿轴线对称相对配置,集束器(3)下方设有喷嘴加捻器(4),喷嘴加捻器(4)下方设有引纱罗拉(5),引纱罗拉(5)下方设有卷绕机构(6),所述集聚装置(2)、集束器(3)、喷嘴加捻器(4)和引纱罗拉(5)由上至下沿同一轴线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丝装置(1)是由一侧设有进气口(11)的气室(8)和一侧设有进液口(12)的溶液室(14)通过中间连接体(13)连接而成,中间连接体(13)上设置有垂直向上的喷气管(10),溶液室(14)上设置有垂直向上的喷丝头(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8)和溶液室(14)为圆柱形;所述的喷丝头(9)和喷气管(10)最少一个,它们呈同心圆排列,每个喷丝头(9)对应一个同轴心的喷气管(10)对其通气,喷气管(10)的高度低于喷丝头(9)的上端面,高于溶液室(14)的上表面,喷丝头(9)的内径为1-40mm,间距为0.1-15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聚装置(2)为带有旋转轴的金属圆盘或喇叭,由传动机构控制其绕轴旋转,金属圆盘或喇叭口的直径为喷丝装置(1)中溶液室(14)上表面直径的1-2倍;所述的集束器(3)进口至出口呈直径逐步收窄的喇叭形,出口处的直径为0.8-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加捻器(4)由进气管(20)、气室(19)、喷射孔(15)、纱道(16)、中间管(17)和出口管(18)组成,所述的喷射孔(15)与纱道(16)的内圆周相切,喷射孔(15)的孔径为0.1-0.55mm,与纱道(16)的夹角为30-50°,喷射孔数为2-8个;所述的纱道(16)在喷射孔(15)入口上方的直径为0.8-2.0mm,长度8-15mm,在喷射孔(15)入口下方的直径为2.0-3.5mm,长度8-15mm;所述的中间管(17)的直径为3.0-6.0mm,长度8-15mm;所述的出口管(18)的直径为5.0-10.0mm,长度5-1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装置(1)与轴线的夹角为15-40°;集束器(3)的出口和喷嘴加捻器(4)中纱道(16)的入口相连;两个喷丝装置(1)的中心喷丝头(9)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50cm,与集聚装置(2)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为6-60cm;喷嘴加捻器(4)纱道(16)的入口与集聚装置(2)之间的距离为15-10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静电发生器(7)的电压为10-200kV,正极和负极分别与两个喷丝装置(1)中金属材质的喷丝头(9)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喷气纺成纱装置制备纳米纤维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
a、利用蠕动泵或者其它匀速供液装置将聚合物纺丝溶液通过进液口(12)均速地输入溶液室,纺丝溶液的液面低于喷丝头(9)的上端面,高于喷气管(10)的上端面;
b、利用横流气泵或其它匀速通气装置通过进气口(11)连续输出气体到气室(8),气体经喷气管(10)向上喷出,纺丝溶液在喷丝头(9)的上端面形成中空的溶液凸起;
c、打开集聚装置(2)的传动机构,集聚装置(2)绕轴旋转,控制转速为10-2000转/分钟;
d、打开高压静电发生器(7),调节到一定的电压,高压静电发生器(7)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两个喷丝装置(1)中金属材质的喷丝头(9)相连接,集聚装置(2)不接地,在高压电场作用下,极化电荷聚集在喷丝头(9)上端面溶液凸起的顶端形成泰勒锥,在气流压力和静电力的作用下中空的泰勒锥破裂,两个喷丝装置(1)的喷丝头(9)喷出带有相反电荷射流,通过静电牵伸、吸引和中和作用,纳米纤维网沉积在集聚装置(2)的边缘;
e、将步骤(c)中的纳米纤维网引出、取向和加捻,一个绝缘的塑料棒预先安放在集聚装置(2)的正中心,塑料棒缓慢向后沿水平方向抽出,形成中空的锥形纳米纤维网,顶端粘附在塑料棒上,底端与集聚装置(2)的边缘相连接,进一步牵伸纳米纤维网的锥顶,纤维取向、集聚成纳米纤维束,或进一步通过集聚装置(2)的旋转预加捻成一定捻度的纳米纤维条;
f、将喷嘴加捻器(4)的进气管(20)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压缩空气由喷射孔(15)射入纱道(16),在纱道(16)中形成高速旋转的气流,并在纱道(16)的入口形成负压,将步骤(d)中的纳米纤维束(或纳米纤维条)引入集束器(3),由于负压的存在纳米纤维束被吸入纱道(16)中,在旋转气流的作用下加捻成纱并沿纱道(16)、经中间管(17)、从出口管(18)输出;
g、步骤(e)中加捻的纳米纤维纱线在引纱罗拉(5)的作用下输出,经卷绕机构(6)卷绕成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72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