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油井气锚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07774.2 | 申请日: | 201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传;刘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传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油田油井生产用的井下设备,特别是一种抽油井气锚。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井中,有的井含气量大,当用抽油泵抽油时,进入抽油泵内的气液比例大,减少井液排量,油井产量低,泵效低,当含气量超过一定值后,抽油泵还会发生气锁,造成油井不出油。为了减少气体对抽油泵工作的影响,油田常采用在泵下安装利用滑脱效应和重力分离的气锚进行简单的分离,防止气体进入泵内,这种气锚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含气量大的油井效果差,不能挡砂、分砂。现场有时采用多级分离式气锚,虽然有一定的液气分离效果,但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能挡砂、分砂,解决不了砂子对抽油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井气锚,安装在抽油井中的抽油泵之下,对气液砂进行分离,减少进入抽油泵的气体,提高抽油泵的泵效,提高油井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接头、分流接头、出油管、外筒、下接头、排气阀球、混合进液管,外筒上部侧面开有外联通槽,分流接头侧面开有内联通槽,分流接头固定在外筒上部内,内联通槽对准外联通槽,外筒上部与上接头下部连接,上接头为中空结构,上接头上部有内螺丝,分流接头里有出油偏心孔、排气偏心孔,排气偏心孔与内联通槽、外联通槽相通,排气偏心孔里安放排气阀球,排气阀球使排气偏心孔、内联通槽、外联通槽形成的通道单向相通,出油管上端安装在分流接头的出油偏心孔里,并与分流接头固定成一体,出油管通过出油偏心孔与上接头内部相通,出油管处于外筒内,混合进液管下部安装在下接头的偏心孔里,混合进液管与下接头下部相通,混合进液管插入外筒内,下接头上部与外筒下部连接,出油管、混合进液管平行处于外筒内,使外筒内形成过流通道,过流通道与出油管下部相通,过流通道与混合进液管上部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液气混合物从混合进液管上端排出后,液流转向向下流动,液流转向时,气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气体打开排气阀球,经排气偏心孔、内联通槽、外联通槽排至油井套向内,液体在过流通道内向下流动,经出油管、出油偏心孔、上接头向上流动被抽油泵采出,井液流进抽油泵之前气液混合物实现了高效分离,分离效果好,减少了进入抽油泵的气体,可以提高抽油泵的泵效,下部还可悬挂虑砂管等井下工具实现防砂等功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2是图1中从A-A处剖开后的断面图。
图3是图1中从B-B处剖开后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图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上接头1、分流接头2、出油管5、外筒6、下接头8、排气阀球11、混合进液管13,外筒6上部侧面开有外联通槽9,分流接头2侧面开有内联通槽10,分流接头固定在外筒6上部内,内联通槽10对准外联通槽9,外筒6上部与上接头1下部连接,上接头1为中空结构,上接头1上部有内螺丝,与抽油泵下接头连接,分流接头2里有出油偏心孔3、排气偏心孔4,排气偏心孔4与内联通槽10、外联通槽9相通,排气偏心孔4上部不与上接头1相通,排气偏心孔4里安放排气阀球11,排气阀球11使排气偏心孔4、内联通槽10、外联通槽9形成的通道单向相通,气体只能经排气偏心孔4、内联通槽10、外联通槽9向油井的套管内排出,不能从油井套管外联通槽9、内联通槽10、排气偏心孔4向里进入排气阀球11之下,出油管5上端安装在分流接头2的出油偏心孔3里,并与分流接头2固定成一体(因为下端处于悬挂状态),出油管5通过出油偏心孔3与上接头1内部相通,出油管5处于外筒6内,混合进液管13下部安装在下接头8的偏心孔里,混合进液管13与下接头8下部相通,混合进液管13插入外筒6内,下接头8上部与外筒6下部连接,出油管5、混合进液管13平行处于外筒6内,使外筒6内形成过流通道14,过流通道14与出油管5下部相通,过流通道14与混合进液管13上部相通。出油管5下部有进液筛孔7,使其形成贾敏效应,减少未被分离的气体进入出油管5,气体可以再向经外联通槽9流出。混合进液管13上部有出液筛孔12,使其形成贾敏效应,减少气体从出液筛孔12里流出后向下行,使气体向上经外联通槽9流出。
气液混合物在本发明内改变流向时气液混合物间的重力差和滑脱效应实现液、气间的高效分离,分离出的气体排出至套管内,气体不会进入抽油泵内,避免了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井液从下接头8内部进入,不同于普通气锚从侧面进液,因此,下部还可悬挂虑砂管等井下工具实现防砂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传,未经李德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7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植物源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触摸检测装置的降噪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