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模式下星载SAR等效噪声系数的计算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08149.X 申请日: 2012-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2721949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0
发明(设计)人: 王鹏波;门志荣;陈杰;刘月珊;杨威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G01S7/40 分类号: G01S7/40
代理公司: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代理人: 官汉增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通用 模式 下星载 sar 等效 噪声系数 计算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通用模式星载SAR等效噪声系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读入星载SAR系统的相关参数,包括:轨道高度H,卫星飞行速度vsat,天线方位向尺寸La,天线距离向尺寸Lr,雷达工作波长λ,方位向分辨率ρa,距离向分辨率ρr,平均地球半径Re,光速c,天线安装角ηf,波尔兹曼常数K,雷达接收机工作温度T,雷达接收机噪声系数F,系统损耗L,天线效率η,发射脉冲信号峰值功率Pt,脉冲宽度tp,脉冲重复频率prf,方位向展宽因子Kw,天线中心视角θm,测绘带起始扫描角测绘带终止扫描角测绘带中间扫描角等效噪声系数距离向选取位置点个数Nr和方位向选取位置点个数Na,距离向测绘带宽度SW_r,方位向观测带宽度SW_a;

步骤二:获取在中心时刻,波束照射场景中心点时的卫星地距几何关系参数;具体为:

(1)、以地球球心为原点建立星地空间几何关系坐标系,其中Z轴方向为由地球球心指向卫星;Y轴方向为以地球球心为起点,方向与卫星速度方向平行;X轴方向为以地球球心为起点,垂直于卫星航迹方向,使该坐标系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

(2)、获取在中心时刻,波束照射场景中心点时的波束中心视角θm′,入射角βm′和地心角γm':

(3)、获取波束照射场景中心点时波束中心照射点与卫星平台的斜距Rm

(4)、获取测场景中心点B点的坐标(x,y,z);

(5)、获取场景中心点B点所在距离向的小圆半径r和距离向离轴角αB

(6)、计算星载SAR系统的混合度因子ε;

①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条带模式,则混合度因子ε=1;

②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聚束模式,则混合度因子ε=0;

③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滑动聚束模式,则混合度因子其中ρa表示方位向分辨率,La表示天线方位向尺寸;

(7)、利用卫星地距几何关系,计算卫星平台与波束中心指向点的斜距在垂直于卫星航迹方向的投影Ro

步骤三:根据距离向分辨率要求,利用波束照射场景中心点时的入射角βm′,计算得到信号带宽B′r,最终得到发射信号带宽Br,具体为:

(1)计算信号带宽B′r

(2)、对信号带宽B′r进行近似处理,判断当B′r>1.9GHz时,令发射信号带宽Br=2GHz,当200MHz<B′r<1.9GHz时,令其中,表示对进行取整运算;

步骤四:进行距离向天线宽度展宽;

首先计算距离向观测带宽度对应的波束宽度αr,然后计算满足天线波束宽度要求的天线等效宽度Lt,最后将天线等效宽度与真实天线宽度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将天线等效宽度Lt进行波束展宽,得到展宽后的天线宽度Lt和衰减系数kt,具体为:

(1)、计算距离向观测带宽度对应的波束宽度αr

(2)、计算满足天线波束宽度要求的天线等效宽度Lt

(3)、将天线等效宽度Lt与天线物理宽度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波束展宽;若天线等效宽度Lt大于真实天线宽度Lr,则需要进行波束展宽,展宽后的天线宽度为Lt′=Lr;若天线等效宽度Lt小于真实天线宽度Lr,则天线等效宽度Lt不变,即展宽后的天线宽度Lt′仍为天线等效宽度Lt

(4)、计算天线宽度展宽比例kext,为展宽后天线等效宽度的电尺寸与天线物理宽度的比值;

(5)、判断若天线宽度展宽比例kext满足1/kext>2.0,则天线等效宽度展宽后造成的衰减系数kt为kt=10-0.2,若kext满足1.2<1/kext≤2.0,则衰减系数kt为kt=10-0.1,kext满足1/kext≤1.2,则衰减系数kt为kt=10-0.02

步骤五:计算所选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的合成孔径时间tj,具体为:

((1)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条带模式,则计算合成孔径时间tj为其中,Ψ为3dB波束宽度,Ro表示卫星平台与波束中心指向点的斜距在垂直于卫星航迹方向的投影,vsat表示卫星飞行速度,为测绘带中间扫描角;

(2)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聚束模式,则计算合成孔径时间的过程具体为:

①、获取在雷达照射起始时刻,波束中心的中心视角θl′,入射角βl′和地心角γl′;

②、获取在雷达照射终止时刻,波束中心的中心视角θr′,入射角βr′和地心角γr′;

③、计算合成孔径时间tj

(3)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滑动聚束模式,则采用如下方法计算合成孔径时间,具体为:

①、利用合成孔径时间计算示意图中的几何关系计算所选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对应的距离参量DF;

②、计算所选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对应的起始扫描角αj和终止扫描角βj及中间扫描角Ωj

③、利用所选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对应的起始扫描角αj和终止扫描角βj计算所选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的合成孔径时间tj

步骤六:计算所选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的卫星地距几何关系参数,具体为:

(1)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条带模式,则采用如下方法计算卫星地距几何关系参数,具体为:

①、获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中心视角θj,波束中心照射点的入射角χj和地心角γj

②、获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中心点与卫星平台的斜距Rj

③、获取波束照射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指向点Bj的坐标(Xj,Yj,Zj);

④、获取波束照射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指向点Bj点所在距离向的小圆半径rj和离轴角ζj

(2)若星载SAR工作模式为聚束模式,则采用如下方法计算卫星地距几何关系参数,具体为:

①、获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中心视角θj,波束中心照射点的入射角χj和地心角γj

②、获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中心点与卫星平台的斜距Rj

③、获取波束照射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指向点Bj的坐标(Xj,Yj,Zj);

④、获取Bj点所在距离向的小圆半径rj和离轴角ζj

(3)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滑动聚束模式,则采用如下方法计算卫星地距几何关系参数,具体为:

①、获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中心视角θj,波束中心照射点的入射角χj和地心角γj

②、获取波束照射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中心点与卫星平台的斜距Rj

③、获取波束照射第j列位置点时的波束指向点中心点Bj的坐标(Xj,Yj,Zj);

④、获取Bj点所在距离向的小圆半径rj和离轴角ζj

步骤七、获取所选取位置点(i,j)在距离向天线方向图中的增益,其中i表示位置点对应的距离向行数,j表示其对应的方位向列数,具体为:

(1)、计算距离向相邻位置点对应的小圆圆心角ΔΛj

(2)、计算位置点(i,j)对应的小圆圆心角Λij

(3)、计算位置点(i,j)对应的离轴角ζij

(4)、计算位置点(i,j)在距离向天线方向图中的天线增益Gij

步骤八:计算所选取的位置点(i,j)的等效噪声系数NEσ0ij

(1)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条带模式,则采用如下方法计算等效噪声系数NEσ0ij,具体为:

①、计算所选取的位置点(i,j)与卫星平台的斜距Rij

②、计算天线增益G0ij

③、计算所选取的位置点(i,j)的等效噪声系数NEσ0ij

(2)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聚束模式,则采用如下方法计算等效噪声系数NEσ0ij,具体为:

①、计算各采样时刻所选取的位置点(i,j)与卫星平台的斜距矩阵Rij,Rij为1×Nj的矩阵,其中Nj=tj·prf,其中tj表示合成孔径时间,prf表示脉冲重复频率;Nj表示合成孔径时间内的采样点个数;

②、计算所选取方位向第j列位置点对应的天线增益Gaj

③、计算天线峰值增益;

④、计算所选取的位置点(i,j)的等效噪声系数NEσ0ij

(3)若星载SAR系统工作模式为滑动聚束模式,则采用如下方法计算等效噪声系数NEσ0ij,具体为:

①、计算采样时刻所选取的位置点(i,j)与卫星平台的斜距矩阵Rij[Nj],其中Nj=tj·prf;

②、计算天线增益;

③、计算所选取的位置点(i,j)的等效噪声系数NEσ0ij

步骤九:判断方位向第j列的Nr个位置点是否全部完成步骤七到步骤八的计算,若没有计算完毕,则返回步骤七继续执行;若全部计算完毕,则执行步骤十;

步骤十:判断方位向的Na列是否全部完成步骤五到步骤八的计算,若没有计算完毕,则返回步骤五继续执行;若全部计算完毕,则执行步骤十一;

步骤十一:将计算得到的Na×Nr个等效噪声系数NEσ0ij绘制成随距离向和方位向变化的三维曲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1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