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8451.5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3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军;汪玲;蔡月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赋形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赋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波束赋形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小间距天线阵列多天线传输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空间信道的强相关性,利用波的干涉原理产生强方向性的辐射方向图,使得辐射方向图的主瓣自适应地指向用户来波方向,可以提高接收的信噪比,同时若知道其它用户的方位,可以将波束的零陷方向对准其它用户的方位,从而进一步降低用户间的干扰,提高系统容量或覆盖范围,目前波束赋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TD-SCDMA和LTE等无线通信系统。
LTE标准中制定了两种支持波束赋形的传输模式,分别为传输模式7中支持单端口5的单流波束赋形技术,传输模式8中支持端口7、8的单流波束赋形技术和双流波束赋形技术。
下面主要描述LTE系统中传输模式8的单流波束赋形技术的实现方案,分为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描述,为了便于描述简单,假设发送天线数M=8,接收天线数N=2。
发送端:
LTE系统中下行信号的发送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层映射、预编码、频域资源映射、天线端口映射和物理天线映射过程。
其中标准中制定的传输模式8的单流波束赋形的信号生成过程如下所述:
层映射:将调制后的符号映射至相应的层上。
式中,d(0)(i)表示调制后第1个码字的数据符号,x(0)(i)表示层映射后第1层的数据符号,表示需要传输的数据符号数。
预编码:将各层的符号映射至相应的天线端口上。
式中,y(7)(i)表示映射后的天线端口7上的数据符号。
物理天线映射:将天线端口上的数据映射至物理天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8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提供系统、方法和中继器
- 下一篇:一种石墨型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