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橡胶种籽中提取植酸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09051.6 申请日: 2012-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2702251A 公开(公告)日: 2012-10-03
发明(设计)人: 赵黎明;漆义;赵鹤飞;夏泉鸣;蒋丽华;邱勇隽;周家春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F9/117 分类号: C07F9/117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蒋亮珠
地址: 200237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橡胶 种籽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橡胶种籽中制备植酸的方法,属于农林副产品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植酸(肌醇磷酸盐)是一种很强的螯合剂,特别是对铁离子、锌离子、和钙离子。多年以来,植酸被认为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因为它会降低许多矿物元素的生物利用率。然而,从上世纪末开始,植酸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被着重提出,特别是在肾结石、帕金森症、癌症上的特殊疗效。植酸是用途极广的精细化工产品,价格大约为7~10万元/吨,是所有植物种子的成分之一,占谷物及油料作物种子总重的1~3%,对种子的正常发芽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橡胶种子的利用,学者在油脂和蛋白的利用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其中植酸的报道尚少。V.Ravindran和G.Ravindra于1987年曾经报道,在巴西橡胶种子中植酸磷占种子中总磷含量的37.5%,这也是关于橡胶种子植酸含量的少有的报道之一。我国云南、海南等地拥有大面积的橡胶林,每年掉落的橡胶种子约有30~40万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本专利旨在阐述橡胶种子中的植酸的分离提取方法,为集榨油、分离蛋白、植酸提取等橡胶种子的综合利用的大规模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工业化提取的工艺参数基础,为橡胶树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新的科研指导依据。

近年来,国内对植酸制取的工艺非常重视,特别是对植酸精制过程尤为关注。对于寻求一种快速有效,并且得率高,纯度高的精制方法特别迫切。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05170A中披露一种从米糠中提取植酸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盐酸降解米糠,并使用离子交换的方法提纯植酸,适用于中试生产,且不产生三废,废液可用作饲料。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植酸提取的主要原料是米糠、麸皮、菜籽饼粕等,而关于从橡胶种籽中提取制备植酸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由于橡胶种籽的结构和成分不同于其他含植酸植物,其在提取制备工艺方面对工艺和技术的要求特别苛刻。而且,对于植酸的纯化方法,国内外对于离子交换的研究尚不深入,膜分离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实施的的从橡胶种籽中提取植酸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从橡胶种籽中提取植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橡胶种籽破壳、去壳、60~105℃烘干、粉碎并过40~100目筛;

(2)脱脂:过筛后的种籽粉末脱脂处理,得到脱脂的种籽粉末;

(3)提取:将脱脂的种籽粉末,以种籽粉末∶水=1∶5~1∶50的比例混合,调节所得混合液pH值为1~10,然后置于0℃~98℃的环境条件下,搅拌提取0.5~24h,得到提取液;

(4)粗滤:步骤(3)所得提取液经粗过滤,粗滤过程中使用去离子水分两次洗涤残渣,得到植酸粗提取液;

(5)精制:植酸粗提取液经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转酸,或膜分离进行精制,所得的溶液即为精制后的植酸溶液,再经过浓缩可得高浓度和纯度的植酸产品。

步骤(2)所述的脱脂处理是将过筛后的种籽粉末采用压榨法或溶剂浸出法脱脂,所述的压榨法具体为:ZX10型螺旋榨油机处理,温度70-90℃,压榨时间:2-5min,转速:26-42rpm,不经过蒸炒工艺以避免植酸在高温下分解,油渣分离采用重力沉降法,在暂存罐中静置后分离取渣;所述的溶剂浸出法具体为:用有机溶剂在温度60-80℃条件下浸提。

步骤(3)所述的pH值范围优选4~7.5,所述的环境的温度优选50~75℃。

步骤(4)所述的粗过滤包括抽滤、膜过滤、板框压滤分离或离心分离,粗过滤的孔径范围为20nm~5μm。

步骤(5)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包括但不限于D293、D315、D201大孔吸附树脂;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包括但不限于717、732型树脂。

步骤(5)所述的膜分离使用的膜包括超滤膜、纳滤膜、电渗析膜,膜的截留分子量范围在100Da~10kDa。

步骤(5)所述的浓缩包括蒸发浓缩或膜浓缩,所述的浓缩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蒸发浓缩、膜浓缩、减压浓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9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