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态菌床污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9601.4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钟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洋屿化工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污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生态菌床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含有重金属、不溶胶体及杂环类污水目前一般须采用化学法和生物法联合处理。工业中由于硫化物与重金属、高分子有机物之间还原、不溶解、固化、双硫键及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等关系,因此这类污水中普遍有大量硫酸根存在,一般要经过厌氧生物处理即水解酸化。问题在于厌氧过程硫酸盐还原菌(SRB)把硫酸根氧化为H2S释出,也就是常见的污水恶臭现象。这也是处理过程最麻烦的问题。在这过程如果加入化学药剂又易破坏厌氧系统。近年来国内外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验室培育了各种针对性优势菌种,但因为这类污水相对复杂,如果简单把某些菌种应用到这类污水,难达到效果且培养成功率很低,而这过程又是后期生物硝化的关键。
为此我们综合诸多行业此类污水特点,旨在开发生态菌床污水处理技术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菌床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是种外包式污水处理工艺,无H2S释出,具有强抗冲击、高效并且使用简便等特点。
本发明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建池:建立池,在池底安装泡沫陶瓷,加入厌氧啤酒污泥,有机负荷为2-3kgCOD/(m3·d);pH在7.0-7.2,温度为30-43℃,氧化还原电位为-(70-80)mv;
(2)、养菌:投加NaCl、Na2S4O6·2H2O、KH2PO4、C6H12O6、C6H8O7、NH4Cl、C3H5NaO3培养剂,碳∶氮∶磷为200-300∶5∶1,按照1∶10000加入配制好的菌种,单菌种株数量比例在5-20%,包括9-10%的甲烷菌及7-8%的硫磺细菌;
(3)、加污:培养3周后从池底添加行业污水,监测H2S、SS、SO42-、Cr、Pb、COD与色度待去除率达到70%,再逐渐补给污水及排出泥水,维护上述去除率稳定在60%。
优选地,
步骤(1)中池的大小为长宽高5米*3米*6米,加入的厌氧啤酒污泥为2000升;步骤(2)中投加的培养剂为100gNaCl、100gNa2S4O6·2H2O、34gKH2PO4、2700gC6H12O6、2880gC6H8O7、67gNH4Cl、3640gC3H5NaO3;步骤(3)中添加行业污水为5000升。
步骤(1)中温度为35-38℃。
步骤(1)中定时检测并补充NH4Cl,使pH维持在7.0-7.2。
步骤(1)中氧化还原电位通过ORP仪器定时监测,维持氧化还原电位为-(70-80)mv。
在步骤(1)与步骤(3)之间增加步骤A:向池充氮气置换池里的空气。
步骤(1)中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如下:采用纳米碳化硅为原料在超临界状态微细颗粒通过蒸发和迁移,在大颗粒连接部烧结,从而将大颗粒连接起来,形成泡沫陶瓷。
本生态菌床污水处理工艺是种外包式污水处理工艺,无H2S释出,具有强抗冲击、高效并且使用简便等特点,特别在处理含有较高浓度重金属、不溶胶体及杂环类污水更体现该工艺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作的一些非本质的变换、改进与调整,也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的方法及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洋屿化工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洋屿化工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9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轴连接装置及机床
- 下一篇:语音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