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书写的建筑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09872.X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俞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秋红 |
主分类号: | C04B33/22 | 分类号: | C04B33/22;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书写 建筑 装饰 材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材料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粘土烧制建筑装饰材料,如砖、瓦、瓷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由于其制造方法比较复杂,即使有的制作方法十分出色,出于保密考虑,也没有公开其制作方法,更不被普通公众所掌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原来只起构架作用的建筑装饰材料要求更高,使其不但能够起着承重、装饰作用,而且能够供人们在这些材料上能够模仿毛笔进行书写,从而营造一种题字、泼墨书画的意境。而现有的建筑装饰材料用水写上字或绘画后,笔迹发散,模糊不清,而且保留时间很短,连续写字时,写后一字时前一字体就会消失,因此不能连续写字,更不用说能保留书写的内容而供人阅读和欣赏。为此找到一种便既能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又具有书写功能的建筑装饰材料便是本发明的难点所在,也是本发明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书写的建筑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够书写的建筑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备料:选用粘土原料;
(2) 堆放陈化:将细泥浆经过阴干、晾晒减去水分得到含水量为24%-32%的泥料在室内堆放陈化5-8天,使其内部的水份完全趋于均衡一致;
(3) 真空制坯:将经堆放陈化的泥料进行充分搅拌制成制坯泥料,在负压下挤压成型,制得坯件,控制真空度为0.95~0.8Mpa;
(4) 制坯泥料脱水:将制得的坯件放入室内阴凉干燥处码坯存放,进行自然阴干脱水处理中,至坯件含水量小于8%时,再晒干;
(5) 装窑烧制:将晒干脱水后的坯件装入圆形窑炉内,点火后在24小时内缓慢升温至100℃,烟道口飘白烟;继之又在48小时内继续缓慢升温至500~650℃,烟道口飘黑烟;继之又在50时内缓慢升温至850~1000℃;继之又在24小时内继续缓慢升温至1200~1350℃,烟道口飘青烟;
(6) 闭窑焖烧:把窑门封死,窑顶的烟道口也封闭,在隔绝空气的缺氧环境中焖烧5~7小时,能使所烧制的内外色质更加均匀牢固稳定;
(7) 窨水:闭窑后要立刻从窑炉顶部的窑池向窑里面滴水,水吸收热量使窑炉内温度缓缓下降,同时在窑炉内生成浓密雾化状的缺氧水蒸汽并形成一定的蒸汽气压,使雾化状的缺氧水蒸汽在蒸气汽化和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渗透进入所烧制的坯件内部,最终坯件成青色;
(8) 打磨成形:取出坯件打磨后切割成形。
上述步骤1可采用废粘土泥为原料,经过剔除杂质后放在水池内搅拌成浆糊状稀泥,而后静置,使砂砾等杂质沉淀,排掉泥浆上面的清水,澄出上部的细泥浆经过晾晒减去水分,制成粘土原料。
上述步骤4利用太阳光晒干。
上述制作方法得到的建筑装饰材料,用毛笔醮水书写,字迹可以保持10分钟以上。
本发明通过优化原料和陈放时间,增加真空制坯,选择合适的烧制条件,从而得到质量优异的能够书写的建筑装饰材料,使建筑装饰材料上的笔迹清晰、保留较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能够书写的建筑装饰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原材料采用废粘土泥,经过人工选料剔除杂质后放在水池内搅拌成浆糊状稀泥,而后静置,使砂砾等杂质沉淀,2天后,排掉泥浆上面的清水,澄出上部的细泥浆经过晾晒减去水分;
2堆放陈化:将细泥浆经过阴干、晾晒减去水分得到含水量为24%的泥料在室内堆放陈化5天,使其内部的水份完全趋于均衡一致;将经堆放陈化的泥料放入搅拌机内进行充分搅拌,制成柔韧适度的制坯泥料备用;
3真空制坯:在真空负压的环境条件下将制坯泥料送入配装有模具的真空挤压成型机,制成按设计要求的坯件,坯件尺寸有300*300*30,400*400*40。500*500*50,600*600*50等多种多样,在挤压成型的制坯过程中,控制真空度为0.95MPa,在真空负压的环境条件下可使所制坯件内部的空气在制坯过程中尽量充分地排出坯件体外,能使所制成的坯件内部质地更加紧密,外观质量更加稳定,有效地提高坯件的致密度,这将对提高产品内在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秋红,未经俞秋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098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