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0448.7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裕;王铭典;黄永升;蔡金涂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具有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大多包括一液晶面板(liquid panel)、一背光模块、一前框(frame)以及一外观框壳,其中液晶面板装设在前框与背光模块之间,并具有一显示平面,而显示平面具有一显示区。前框遮盖显示平面的周围区域,并且暴露显示区。
外观框壳围绕液晶面板,且外观框壳通常会遮盖位于显示平面周围区域的前框,以使前框不会裸露于显示区的周围。此外,一般而言,外观框壳通常会经过产品设计而具有特别的外观,以试图增加消费者购买的意愿。因此,外观框壳不仅具有保护液晶面板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外观美化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能承载显示面板的第一框组。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块、黏着层以及第一框组,其中第一框组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框条,而承载框条连接背光模块。承载框条包括承载部以及连接于承载部的第一壁体,而承载部具有一承载面与一相对承载面的底面,其中承载面具有一内侧边缘与一相对于内侧边缘的外侧边缘。显示面板配置于承载面的上方,并遮盖承载面的内侧边缘,而显示面板的侧边平面位于内侧边缘与外侧边缘之间。第一壁体的上半部凸出承载面,而第一壁体的下半部从底面往背光模块延伸。这些黏着层黏合显示面板与承载面。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经由黏着层而黏合在第一框组上,所以第一框组能承载显示面板而不遮盖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及非显示区。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可以增加产品设计的弹性,以使显示装置具有较多样化的外观。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沿线P-P’剖面所示出的剖面示意图。
图1C是图1A中的显示装置在分解之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沿线Q-Q’所示出的剖面示意图。
图2C是图2A中的显示装置在分解之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 显示装置
110、210 第一框组
111、211 承载框条
111a、211a 承载部
111b、211b、311b 第一壁体
120 显示面板
121 侧边平面
122 平面
130 组装框组
131 组装框条
131a 上遮盖板
131b 第二壁体
140、240 黏着层
150 缓冲层
160、260 固定胶体
170、270 背光模块
171、271 框座组
171a、271a 壳体
171b、271b 容置架
172、272 发光组件
172a 导光板
172b、272b 发光源
172c、272c 光学膜片
180 锁固件
A1、B1、D1 距离
A2 角度
C1 空洞
E1 上遮盖面
M1 显示区
M2 非显示区
P1、P3、P5 上半部
P11、P21、P31 顶面
P12 内侧平面
P2 下半部
P23 斜面
P33 顶边缘
S1、S3 承载面
S11 内侧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0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合制碱法制碱母液Ⅱ的净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过孔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