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胃癌靶向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10733.9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张云鹏;杨武利;张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G01N21/64;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0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癌 靶向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生物材料领域,涉及胃癌靶向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胃癌免疫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胃癌细胞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据报道,近50年来全世界胃癌的发病率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仍然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各种癌症中,胃癌发病率高居第四位,在日本、韩国、朝鲜、中国等亚洲国家甚至高达0.080%;其死亡率则居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达85%。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但是临床实践胃癌手术中的肿瘤转移淋巴结的清扫均是“盲目”进行的,其中,不论是西方学者主张的D1淋巴清扫手术(即手术中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足够范围的正常胃壁,并清扫第一站淋巴结),还是日本学者主张的D2淋巴清扫手术(即术中结扎血管后将相应区域的淋巴结彻底清除),或者D3淋巴结清扫术(清除包括肝十二指肠韧带、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旁、甚至膈肌及纵膈淋巴结)都只是对规定区域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并不能根据病人的个体化差异,明确地对肿瘤转移淋巴结进行清除,由此,淋巴结的过度清扫或残留时有发生。因而肿瘤细胞的追踪显像成为了胃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术的关键。鉴于上述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探索一种能够在人体内追踪标记胃癌细胞的标记探针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现有技术对胃癌细胞的显像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显像材料有传统的有机染料和放射性同位素等,但是传统的生物活体染料(如2%专利蓝染料、1%异硫蓝染料等)或放射性同位素(如99m锝标记的锡胶体或硫胶体等)在活体肿瘤显像应用中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如在标记活体淋巴结时颜色很难辨别、一旦染料外渗则很难看清染色的淋巴结、有较高的假阴性率等;而放射性同位素因其存在穿透效应(shine-through effect),可导致发光淋巴结与同位素注射处组织互相混淆,且同位素对医生和病人均存在放射性损害。
纳米晶体荧光标记材料量子点又称半导体量子点或半导体纳米微晶体,其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斯托克位移(Stoke′s shift)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峰值的差值,斯托克位移较大可以避免发射谱与激发谱的重叠,从而提高在免疫荧光检测的灵敏度。有机荧光染料斯托克位移较小,检测时发射光易与激发光光谱范围发生重叠,导致检测假阳性率增高,而近红外量子点光谱范围窄(约为有机染料光谱1/3),增加了其斯托克位移(约为200-300nm),提高了在应用过程中的灵敏度。有机染料发射光谱通常位于450-550之间,在此范围内,生物医学标本如胶原蛋白、卟啉、黄素等通常有很强的自发荧光背景,所以标记荧光通常被强的组织自发荧光所淹没,在生物荧光成像的应用中有很多限制。有研究开始关注近红外量子点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将单纯的量子点注射后观察其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移行和各器官中的分布,但迄今尚未见有关近红外量子点修饰后其对肿瘤细胞的追踪和显像的报道,尤其未涉及胃癌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癌靶向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与胃腺癌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靶向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胃癌免疫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所述的胃癌靶向量子点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尤其是用于胃癌动物模型中肿瘤细胞转移淋巴结的显像。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与胃癌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对其进行免疫荧光成像的靶向量子点,对胃癌细胞在体外成像的能力进行了描述,结果显示其对胃癌细胞免疫荧光显像的效果良好,具有在胃癌动物模型中进行胃癌细胞转移淋巴结显像的前景。
本发明利用量子点在生物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随循环系统运行的特点,采用近红外纳米量子点为载体,结合胃癌肿瘤细胞单克隆抗体CC49,制成胃癌肿瘤细胞靶向量子点探针,在体外对肿瘤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确定该探针可以与胃癌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更具体的,本发明采用CdTe近红外量子点为显像材料,与胃癌单克隆抗体CC49结合,制成能够特异性结合胃癌细胞并荧光成像的免疫荧光探针。
本发明中,胃癌细胞单克隆抗体CC49和CdTe近红外量子点按4;1的比例接合。
本发明中,所述的CC49抗体是能够特异性识别胃癌细胞表面抗原TAG-72的单克隆抗体;胃癌细胞表面抗原TAG-72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分子量介于220KD和400KD之间,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表面或胞内,如卵巢癌,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在胃癌人群中的表达率高达75%。
本发明中的胃癌靶向量子点可通过抗原抗体反应,与胃癌细胞发生结合,通过量子点的激发荧光达到胃癌细胞免疫荧光成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0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山碎屑岩环保吸音板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玉米营养面粉及其生产方法